- 霍灿灿;朱栗琼;招礼军;甘远东;黄相玲;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台湾大叶罗汉松、金钻罗汉松和罗汉松的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罗汉松复杂的共生体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为罗汉松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在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指标中0~10 cm>10~20 cm>20~30 cm,其中罗汉松10~20 cm土层AWCD值最大,金钻罗汉松在20~30 cm土层中AWCD值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种罗汉松在10~20 cm土层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差异显著,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三大碳源。在同种不同土层深度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10~20 cm明显高于0~10 cm、20~30cm土层,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下差异不明显。说明10~20cm土层是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分布层,是微生物发挥根际效应的主要场所。
2023年02期 v.43;No.30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庆政;吴春玲;林秀芳;祁俊程;徐小媛;刘海东;
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对后茬花生形态、生理及品质特征的影响,为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春季水稻和秋季花生轮作模式,设置秸秆还田和不还田2个处理,肥料减施为525 kg/hm~2。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在植株形态方面能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干物重;叶片生理方面能提高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产量构成方面能提高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双仁果率、饱果率;籽粒品质方面能提高籽粒粗脂肪和油酸含量。因此在适合水稻和花生轮作栽培模式的地区,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不但有利于后茬花生生长,而且有利于花生后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此项栽培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43;No.30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粟月萍;孟菲平;唐青青;徐燕;程伟东;韦昌联;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打好种业翻身仗”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推动玉米种业创新发展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玉米品种科技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文章从品种审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获奖、品种推广应用等方面总结分析了2011—2020年我国玉米种业创新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玉米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2023年02期 v.43;No.307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潘正茂;许海涛;赵雪梅;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最关键的生态因子,高温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高温胁迫对玉米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变化、籽粒发育与品质、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玉米生长发育期内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增多、胁迫持续时间延长,对玉米的影响日渐严重,研究高温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机理,制定相应的防御技术措施,对玉米的高质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玉米叶片、雌雄穗发育、根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籽粒发育与品质的影响,深入探索高温胁迫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机制,为玉米耐高温研究及制定相应的高温胁迫缓解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2期 v.43;No.307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张浩;梁其干;张学军;符小发;陈积豪;王敏;
为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甜瓜产量、品质、生长指标等影响,探究适合海南甜瓜生长发育的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促进甜瓜优质高产。以甜瓜品种黄梦脆为试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氮素水平(N_0缺氮;N_1低氮;N_2中氮;N_3高氮),分析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特性,总结及探讨有利于海南设施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氮素水平。结果表明,低氮处理利于叶和花的生物量积累;高氮和缺氮叶和花的生物量偏低,不利于膨大期果实的成长;中氮处理甜瓜单瓜重和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2.07%,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的氮肥处理对甜瓜品质有一定影响,果实特性随着氮素变化而变化,其中高氮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40%),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果肉、果皮中总氮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中氮处理氮肥用量为200 kg/hm~2,产量最高,为2 925.00 kg/hm~2;其次为低氮处理,其氮肥用量为160 kg/hm~2,产量为2 850.00 kg/hm~2。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氮肥在设施膜下滴灌条件下对甜瓜产量、品质、生长指标的影响,为海南甜瓜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2期 v.43;No.30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红辉;陈婉仪;惠俊爱;侯军晓;周厚高;伍青;
为了探明LED不同光质对粗肋草生长速度、植株性状和叶色变化的影响,以粗肋草白色系品种银如意和红色系品种如意为试材,对其进行LED照光处理,共60 d,分2个阶段。阶段Ⅰ:照光30 d,每天LED白光8 h,LED彩光4h,黑暗12h。阶段Ⅱ:照光30d,每天LED白光和LED彩光(设置了3种比例的LED红蓝复合光作为彩光)混光处理12 h,接着黑暗12 h。结果显示:在红∶蓝(2∶8)光组合处理60 d时,银如意最终叶柄长增长最多(比处理前增长78.6%),最终新叶数量最多(2片),最终叶片SPAD值(27.4)最高;同时,如意最终叶片长度增长最多(比处理前增长23.3%),最终叶芽长度(9.28 cm)最长,最终叶片相对含水量(92.93%)最高,最终新叶数量(1.83片)最多,最终叶片SPAD值(26.1)最高。在红∶蓝(5∶5)光组合处理60 d时,银如意最终叶芽长度最长(9.33 cm),叶片特征白斑最多;如意最终叶柄长增长(比处理前增长50.0%)最多,叶片特征红斑颜色加深,更为鲜艳。在红∶蓝(8∶2)光组合处理下,银如意最终叶片相对含水量(92.83%)最高。综上,LED红蓝复合光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提升盆栽粗肋草的生长速度,并改善其特征叶色,研究结果可为以后进一步改良盆栽粗肋草的生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43;No.307 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方必君;卓定龙;刘晓洲;邓演文;曾凤;
为探究野牡丹的耐旱能力,以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干旱的方法,持续干旱12 d后复水处理,分别在干旱第3、6、9、12天测量数据,以干旱0 d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及复水后野牡丹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不断增加,植物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以及蒸腾速率(T_r)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先上升后下降;植物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有所上升,各项指标经过复水处理后均能恢复到干旱第3天水平。从野牡丹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随不同干旱胁迫的变化及复水后各项指标均能有所恢复可知,野牡丹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2023年02期 v.43;No.307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