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土壤与栽培

  • 橡胶–砂仁间作土壤中细菌数量及其对病原菌拮抗性和作物促生性影响

    陈红梅;余东;罗虎;李维峰;杜华波;谭万忠;

    近年来我国在主要橡胶林区开展橡胶林下种植砂仁研究和推广,已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对该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尚很少有研究报道。分析橡胶–砂仁间作土壤中细菌丰度及其对病原菌拮抗性和作物促生性的影响。经观察可知,随着砂仁种植年限不断增加,土壤质地变得越来越松软,粘性逐渐减弱,目测孔隙度增大,颜色变成灰黑色。结果显示,随着砂仁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体数量逐年增加,经过4年的砂仁种植后土壤细菌数量达到6.232×10~9 cfu/mL,比未种植过砂仁的土壤细菌丰度提高了近7倍;种植砂仁3~4年的土壤细菌中可抑制砂仁炭疽病菌生长的细菌占26.0%,显著高于未种植砂仁土壤细菌中拮抗细菌的比例(18.7%,p<0.05);2种土壤中都存在着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生作用、抑制作用和无影响的细菌,但种植砂仁的土壤中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促生作用的细菌量(39.3%和35.7%)极显著(p<0.01)高于未种植砂仁土壤(26.7%和23.3%)。橡胶林下种植砂仁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特性,增加土壤中细菌的丰富度,特别是提高可抑制砂仁炭疽病菌及对作物有促生作用的有益细菌数量。因此,橡胶间作砂仁模式可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本研究结果为在我国广大橡胶林区进一步推广应用橡胶林间作砂仁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年12期 v.42;No.30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菠萝蜜主要种植园土壤肥力调查及评价

    孙寅虎;张光勇;杜浩;赵丽娟;只佳增;刘学敏;

    对云南省红河州、临沧市、玉溪市、西双版纳自治州等菠萝蜜主要种植园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评价其土壤肥力情况,为云南省菠萝蜜主要种植园的土壤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6.66%的土壤pH值低于5.5,80%的土壤有机质高于20 g/kg,53.33%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120 mg/kg;有效磷含量低于5 mg/kg的占13.33%,高于20 mg/kg的占46.67%;80%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200 mg/kg,93.33%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高于1 000 mg/kg;种植园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200 mg/kg;33.33%的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 mg/kg,86.7%的土壤有效锰含量高于15 mg/kg,6.67%的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 mg/kg,80%的土壤有效铜含量高于1.0 mg/kg,80%有效铁含量高于10 mg/kg。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是影响云南省菠萝蜜种植园土壤肥力最主要的因素。云南省菠萝蜜主要种植园土壤综合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大部分土壤呈弱酸性,部分地区有效磷、有效硼、锌含量低是当前云南省菠萝蜜主要种植园土壤养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12期 v.42;No.30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疏花方式对龙眼开花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何海艳;邓文峰;佘雪辉;刘培;王瑞;郑元燕;

    以石硖×紫娘喜的杂交后代石紫19龙眼为试验材料,不处理作为对照,疏除主花穗,留2个下位侧花穗为处理1,疏除主花穗,留3个下位侧花穗为处理2,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处理的雄花量、雌花量、雌花比例、小果数、坐果率、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3个处理的雄花量、雌花量、雌花比例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对照小果量与处理1、处理2均呈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分别为0.002、0;对照坐果率均与处理1、处理2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分别为0.010、0.006。(2)3个处理的单果重不存在显著差异,对照与处理2的可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与处理1的可溶性固形物存在显著性差异。(3)3个处理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022年12期 v.42;No.30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白菜施用有机液肽水溶肥效应研究

    陈业良;周志鹏;吕军;邢颖;江泽普;

    为探明施用有机液肽水溶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综合效应的影响,以小白菜(早熟五号)为试验材料,共设置5个处理:ORF(有机液肽水溶肥)、COF(复合肥+半量有机液肽水溶肥)、CNF(市售氨基酸水溶肥)、CMF(化肥对照)和CK(不施肥对照),对小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养分含量和收益等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小白菜施用有机液肽水溶肥(ORF)在肥料偏生产力、养分吸收累积方面均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在株高、产量、糖酸比、产值和收益方面显著优于市售氨基酸水溶肥(CNF),与常规化肥对照(CMF)差异不显著。肥料效应综合量化评价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ORF(有机液肽水溶肥)>CMF(化肥对照)>COF(半量有机液肽水溶肥)>CNF(市售氨基酸水溶肥)>CK(不施肥对照)。说明有机液肽水溶肥下小白菜种植过程中效果最佳,能够完全替代常规化肥,更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

    2022年12期 v.42;No.305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新品种莆花5号关键配套栽培技术

    龚屾;郑国栋;黄金堂;黄炎霞;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探究花生新品种莆花5号的产量与种植密度、纯氮、P_2O_5、K_2O和CaO施用量5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新品种花生的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春季在土壤肥力中等的红壤土种植花生,肥料因子对花生新品种产量的影响明显大于种植密度;不同肥料因素对花生产量贡献程度依次为CaO﹥纯氮﹥P_2O_5﹥K_2O。以4 500 kg/hm~2为目标产量,莆花5号的优化栽培方案种植密度为29.62万~29.93万株/hm~2,肥料用量纯氮为150.57~153.72 kg/hm~2,P_2O_5为90.93~94.02 kg/hm~2,K_2O为180.15~183.24 kg/hm~2,CaO为57.69~59.22 kg/hm~2。推荐施肥方法:(1)基肥,钙镁磷肥230.76~236.88 kg/hm~2,三元复合肥(N:P:K=15-15-15)501.90~512.40 kg/hm~2。(2)追肥,尿素163.66~167.09 kg/hm~2,氯化钾174.78~179.93 kg/hm~2。

    2022年12期 v.42;No.305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

  • 不同培养条件对香蕉栽培种南天黄组培苗根系褐化的影响

    郭素霞;程志号;孙长君;龙雪雁;孙佩光;吴琼;

    为调整和优化香蕉新品种南天黄生根培养条件和配方,解决南天黄组培苗生根30 d后根系严重褐化,影响育苗时间、周期调度的问题。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和抗氧化剂等对南天黄根系褐化及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条数、根尖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南天黄组培苗根系褐化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活性炭、IBA、NAA、VC;不同处理对南天黄根系数量、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等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活性炭能显著降低褐化率、提高根总长和表面积,但是会降低根条数和根体积。综合极差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发现,南天黄最优生根方案为NAA 0.1 mg/L、IBA 0.2 mg/L、VC 50 mg/L、活性炭1 g/L,生根效率高达98%以上,生根60 d后根系褐化程度轻且根系的数量、长度、体积等均在较高的水平。

    2022年12期 v.42;No.305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平菇产量、品质与甜菜渣用量关系

    赵光辉;胡晓强;方洪枫;陈剑;吴汉琼;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平菇产量、品质与甜菜渣用量的关系,为开发甜菜渣优质、高产平菇种植配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甜菜渣添加量的关联度排序为:X_6>X_4>X_2>X_5>X_1>X_3,其中X_6处理(甜菜渣15%、棉籽壳25%、玉米芯60%)关联度最大,为0.741 0;X_3处理关联度最小,为0.649 9,说明甜菜渣用量对平菇产量、质量性状有一定的影响。甜菜渣用量与平菇产量、品质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全碳>钾元素>总糖>粗蛋白>全氮>多糖>灰分>粗纤维>生物学效率>磷元素>脂肪>钙元素,其中全碳含量与甜菜渣用量关联度最大,说明甜菜渣用量与平菇全碳含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钾元素,关联度最小的为钙元素。

    2022年12期 v.42;No.305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羽扇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华金;沈莲文;周涛;李明谦;余文才;和丽岗;

    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白羽扇豆基因组数据,对La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染色体定位,同时分析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分布、保守结构域位置、基因结构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并从系统发育进化的同源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多角度对LaWRKY转录因子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白羽扇豆中共鉴定到106个La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各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24条染色体上,但18号染色体上无分布;106个成员聚类为3个亚族(Ⅰ、Ⅱ、Ⅲ),各亚族成员的保守基序分布相似,对应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特征也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多角度预测到La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激素、环境变化等方面有关联。本研究为深入解析LaWRKY转录因子对白羽扇豆生命活动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2年12期 v.42;No.305 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9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生理生化

  • 铅胁迫下硅对香樟幼苗生理的调控作用

    周倍竹;杨秀玲;王凌晖;唐新瑶;卢立国;

    为探究香樟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外源硅对香樟耐铅性的影响,以香樟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500、1 000、2 000 mg/kg)铅胁迫及不同浓度(0、1 000和2 000 mg/kg)硅对香樟幼苗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g/kg铅胁迫增强了香樟光合作用的能力,1 000、2 000 mg/kg铅胁迫抑制了光合作用,且铅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严重;铅胁迫提高了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且铅浓度越高,其增量越大。在相同铅、不同硅处理下,1 000 mg/kg硅的处理显著缓解了铅对香樟的胁迫效应,增大了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促进生成更多渗透调节物质帮助维持体内水势平衡,并减少丙二醛的产生,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减轻铅胁迫导致的过氧化损伤;而2 000 mg/kg硅的处理表现相反,严重削弱了香樟幼苗抵御铅胁迫的能力。综上所述,香樟在2 000 mg/kg铅胁迫下能够生长正常,1 000 mg/kg硅可作为香樟在铅胁迫下的缓解剂,有助于保证香樟在铅污染地区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

    2022年12期 v.42;No.305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种衣剂对粤东地区秋花生成苗与产量的影响

    陈育华;谢永平;许燕;郑楚群;陈肇聪;翁伟嘉;

    为了探索种衣剂在粤东地区秋花生上的应用效果,2020—2021连续2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通过不同种衣剂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试验,测定其对秋花生成苗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种衣剂包衣的处理A、B,成苗率明显高于当年的对照CK,以种衣剂高巧+亮盾包衣的处理(A4、B4)成苗率最高,2020年种衣剂包衣的处理A4成苗率84.56%,较对照CK1高出12.06%;2021年B4处理成苗率93.63%,较对照CK2高出14.70%。种衣剂包衣的处理A、B,干荚果产量也均超过当年的对照CK,以种衣剂酷拉斯、精盾、高巧+亮盾包衣的处理(A1、B1,A3、B3,A4、B4)增产效果表现突出,2020年种衣剂包衣的处理A1、A3、A4干荚果产量分别为234.24、238.21、241.39 kg/667m~2,比CK1分别增产12.59%、14.50%、16.03%,增产均达显著水平;2021年B1、B3、B4干荚果产量分别为283.48、282.68、287.45 kg/667 m~2,比CK2分别增产19.00%、18.67%、20.67%,增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本试验中酷拉斯、迈舒平、精盾、高巧+亮盾等4种种衣剂应用在粤东秋花生上,均能有效地提高花生成苗率,增加产量。以种衣剂高巧+亮盾、酷拉斯、精盾包衣应用效果表现突出,可以在粤东地区秋花生生产上优先应用。

    2022年12期 v.42;No.30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岑软3号油茶嫁接愈合的生理变化研究

    蔡娅;叶航;王东雪;吴方圆;魏育;夏莹莹;

    以岑软3号油茶嫁接苗砧穗结合部位为材料,进行嫁接愈合相关生理指标分析,为油茶嫁接亲和性研究和砧木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本砧嫁接PAL活性、PPO活性在整个愈合过程分别呈上升和下降的单一变化趋势,陆川油茶砧木整个时期PAL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本砧嫁接POD活性始终低于陆川油茶砧木,且2种砧木之间始终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本砧嫁接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在12.35~28.31 mg/L,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陆川油茶砧木可溶性糖含量有先上升的过程。2种砧木MDA含量整个愈合阶段无显著性差异。本砧嫁接IAA、ABA、ZR含量整个愈合时期差异不显著,2种砧木ABA含量在第35、45天时存在显著性差异。

    2022年12期 v.42;No.305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五指山参淀粉物化特性研究

    潘浩;万雨汗;何馨维;邱秀儒;方桂红;杨卫丽;

    以五指山参淀粉为原料,对其各种物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为进一步开发五指山参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冷浸法提取五指山参原生淀粉,采用X-射线法(XRD)测定五指山参淀粉结晶类型,用电镜扫描(SEM)、光学观察和偏光显微观察五指山参淀粉颗粒的形貌特征,用红外光谱扫描(FTIR)分析五指山参淀粉官能团类型和结构,用黏度仪测定淀粉黏度,用碘吸光度法测定五指山参直链淀粉含量,通过模拟体外消化测定五指山参淀粉的消化特性。结果显示:五指山参淀粉结晶为A型,淀粉有-OH、-CH、C=O等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分别在2 930、3 500、1 650 cm~(?1)附近处;五指山参淀粉颗粒较完整,大多数为椭圆形,也有近圆形、方形等,颗粒表面有少量的凹陷;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清晰可见,且颗粒均匀分布,无簇拥成团的现象;五指山参淀粉凝沉性弱,稳定性较高;直链淀粉含量(14.79±0.02)%;糊化淀粉样品的快速消化淀粉(RDS)、慢速消化淀粉(SDS)含量比未糊化淀粉样品高,糊化淀粉样品的抗性淀粉(RS)含量比未糊化淀粉样品低。五指山参淀粉性质较为稳定,有利于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2022年12期 v.42;No.305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盐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胡钰婕;吴玺;王证德;崔浩宇;海梅荣;

    盐碱胁迫是全球范围内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胁迫之一。土壤中含盐量达到0.3%及以上时,就会对农作物形成盐碱胁迫。马铃薯为一年生粮菜兼用的草本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综述盐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在盐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在形态上表现出生长量显著减少、叶片失绿、根受到损伤甚至死亡的特性;在生理特性方面,则出现光合速率下降、脱落酸增加、赤霉素减少的现象,甚至引发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干旱胁迫等。

    2022年12期 v.42;No.305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植物保护

  • 影响云南柑橘果面颜值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绿色防控策略

    王自然;杨建东;毛加梅;郭俊;李晶;杨帆;岳建强;

    跟踪调查影响云南沃柑、冰糖橙和柠檬3种特色柑橘果面颜值的因子。明确了造成柑橘果面缺陷的原因有病害因子、虫害因子、药害因子、机械损伤和环境污染五大类,其中虫害因子造成果面伤口或斑痕占61.67%,主要为柑橘锈壁虱、蓟马危害造成;其次是病害因子造成果面伤果斑点、斑痕占27.87%,主要为灰霉病危害造成;再次为幼果期枝条、叶片和幼果摩擦造成的机械损伤占4.13%。影响柑橘果实颜值的病害因子主要有溃疡病、疮痂病、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沙皮病和黑星病7种;影响柑橘果实颜值的虫害因子主要有柑橘红蜘蛛、柑橘黄蜘蛛、柑橘锈壁虱、矢尖蚧、糠片蚧、褐圆蚧、柑橘小粉蚧、蓟马属、柑橘小实蝇和柑橘大实蝇等10种。同时,掌握了主要病虫害影响因子的发生(危害)时期、传播(危害)方式等,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产区生产实践参考,为云南柑橘安全生产、高颜值果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022年12期 v.42;No.30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平菇栽培场所链孢霉感染复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鹏;

    为了验证玉米芯预湿、棉花塞受潮、湿度、温度、环境卫生情况、高糖分或淀粉等6个主要因素对平菇栽培场所链孢霉感染复发的影响,调查了泉州地区曾经感染链孢霉并彻底根治的种植户239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主要因素与链孢霉感染复发的关联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链孢霉感染复发与玉米芯预湿、棉花塞受潮、湿度、温度、环境卫生情况有关,与糖分或淀粉含量过高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光照、其他病虫害发生类型、消杀药物等因素后,玉米芯未充分预湿(OR=2.237,95%CI:1.039~4.819)、棉花塞受潮(OR=3.272,95%CI:1.471~7.282)、高湿(OR=4.542,95%CI:1.523~13.539)、高温(OR=3.781,95%CI:1.556~9.183)、环境不卫生(OR=4.583,95%CI:2.087~10.063)是链孢霉感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糖或淀粉(OR=0.735,95%CI:0.343~1.577)与链孢霉感染复发无关。

    2022年12期 v.42;No.305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琼北蔬菜病虫害发生与农药使用调查

    何石兰;

    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开展了以澄迈、海口为主的蔬菜病虫害种类调查,并走访琼北区多家乡镇农资店调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琼北区蔬菜病害种类有30种,害虫有20种;发生严重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类、软腐病类、白锈病、白粉病类、病毒病类、豆类锈病、豇豆煤霉病、辣椒炭疽病;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蓟马、美洲斑潜蝇、黄曲条跳甲、蚜虫、瓜实蝇、小菜蛾。市售的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常用药剂种类主要有50种,其中杀虫剂25种,杀菌剂25种,高频使用的杀菌剂有咪鲜胺锰盐、烯酰吗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高频使用的杀虫剂有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的混配剂及溴虫氟苯双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

    2022年12期 v.42;No.305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老挝橡胶产业研究院橡胶及农产品检验检疫平台建设

    刘勇;白渊松;李林凯;代顺兰;王立丰;

    天然橡胶科技合作是中国和老挝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为在橡胶加工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中国在老挝建设老挝橡胶产业研究院橡胶及农产品检验检疫平台。文章从橡胶及农产品检验检疫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介绍了橡胶及农产品检验检疫平台取得的成效,并从制订《老挝天然橡胶产业标准化体系》、开展橡胶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和老挝国家农林部的橡胶及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承接实施中国科技“走出去”工作4个方面对其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为落实澜湄框架下的中国-老挝天然橡胶产业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12期 v.42;No.305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伏成秀;董云峰;袁媛;张远强;刘树芳;

    为了梳理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其与主要省份茶叶出口竞争力差异,探究制约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给出促进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指导建议。文章分别从云南茶叶生产、茶类结构、市场及出口贸易等方面对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对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列的8个产茶大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茶叶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显示性比较优势国内保持稳定及具有质量竞争力优势。结合云南茶产业发展及出口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从优化茶叶贸易环境、培育壮大出口经营主体、构建云茶绿色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2022年12期 v.42;No.305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5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番茄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

    王清峰;薛敏;杨重法;

    为了建立便捷、准确、非破坏性的番茄叶面积预测模型,以串串红、红箭、黄箭樱桃、金帝、惠丰三号、金冠一号、凯利亚、夏抗一号8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采集样本叶片431片,观测全叶长宽、最大小叶长宽、顶叶长宽、小叶数量,用扫描法测定面积。结果表明:全叶长宽、小叶长宽、顶叶长宽、小叶数和叶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小叶长宽与叶面积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全叶长宽和顶叶长宽。以全叶长A、全叶宽B、小叶长C、小叶宽D、小叶数N为自变量构建的番茄叶面积模型S=-16.15+0.476A~(0.769)·B+0.474C·D·N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为0.961 9,均方根误差RMSE为17.29。模型外部检验结果,叶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80 7,相对误差9.73%;8个品种的外部检验结果,相关系数大于0.96,串串红相对误差14.14%、其他品种小于10%。模型预测准确高,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生产调查和一般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v.42;No.305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桃标准现状解析及对广东的启示

    廖永林;耿安静;王旭;陈伟平;邓作茂;

    桃全身是宝,是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的重要经济作物。中国是桃的故乡,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桃产业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开展桃的标准化生产对促进这一转变具有积极作用。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对指导标准化生产、销售等从农田到餐桌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少关于桃标准的现状分析,使得开展桃标准制修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推进桃产业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广东是鹰嘴桃、九仙桃的发源地,桃品质优良,因而桃产业发展迅速,但他省标准(特别是不同品种桃的种植规程类标准)并非适用于广东本土,也制约了广东桃产业标准化发展,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供应及质量。通过查阅资料,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情况,从标准级别、标准内容、标准发布时间、颁布地区等对现行桃标准开展解析,分析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桃标准制修订建议。根据广东省桃标准现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桃产业的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12期 v.42;No.305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许佳君;王盼盼;

    草莓不仅口感丰富,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还能发展休闲旅游。江苏省把草莓作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文章在对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草莓产业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22年12期 v.42;No.305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1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学科研究进展

    叶露;李玉萍;李汉棠;戴声佩;梁伟红;刘燕群;李海亮;魏艳;李娜;黄贵修;

    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分析农业信息学科研究历程与进展,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研究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运用数理统计法、文本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学科研究历程、发展情况,以及在农业遥感、农业农村资源数据、数字(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学科研究的基础条件、数据、技术和平台优势,以及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中期的研究展望。

    2022年12期 v.42;No.305 13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