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兴;尧金燕;张继;方仁;安振宇;周双云;
为台农 3 号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 spp.)在广西南亚热带气候区和地理气候条件相似区域的推广种植提供品种特性及技术参考,在广西南宁市引进台湾莲雾新品种台农 3 号,并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通过 3 年的适应性栽培,观测台农 3 号在南宁的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和越冬情况等,同时总结台农 3 号的关键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表明,台农 3 号成花性能强,花芽萌发期为 3 月下旬,盛花期为 4 月下旬,果实成熟期为 7 月上旬;将接穗嫁接于三年生砧木,第二年可进入丰产期,平均单果重 194.4 g,每 667 m~2产量 839.8 kg,正造果果实中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0.3%,可溶性糖 7.9 g/hg,总酸 2.3 g/kg,VC 含量 6.01 mg/hg;台农 3 号果形硕大,呈长铃铛形,自然果期果皮青红色-酒红色,果肉硬实,脆爽多汁,甜中带酸;无霜情况下可耐短期≥3℃、≤7℃低温天气,在南宁地区气候环境中可安全越冬。台农 3 号在广西南亚热带气候区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作为广西莲雾品种结构更新及多样化的理想选择。
2022年08期 v.42;No.30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木兰;
试验采用国光根盼生根剂,比较不同浓度处理、不同扦插时间及不同移栽基质配比3个因素,对黄金百香果扦插育苗的影响,以期为闽西北地区及相同生态区培育黄金百香果大苗的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黄金百香果扦插培育大苗最佳处理组合为:9月份扦插,采用国光根盼(5%吲哚丁酸·萘乙酸)100 mg/L处理,基质为原始阔叶林山皮土80%+海状元有机肥20%,其扦插成活率为94.6%,成苗率为93.1%,大苗率为73.2%。
2022年08期 v.42;No.30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健;姚万福;施云庭;蔡述江;资丽玲;张钟;
为探索芸苔素内酯对冰糖橙品质、产量的影响,在冰糖橙上喷施不同次数的芸苔素内酯(处理5、3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处理冰糖橙的新稍长度、叶片数较对照(未喷施芸苔素内酯)显著提升,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1和处理2无显著差异(p>0.01、p>0.05);处理的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甜味、鲜味、单株产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p<0.01),果皮厚度、酸味、涩味、苦味、咸味均有所降低;处理1单果重、果实纵径、可食率、甜味、鲜味、涩味与处理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果实横径、单株产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在冰糖橙上喷施5次芸苔素内酯,其树体新稍生长状况、增产效果、果实品质、果实风味和鲜食口感状况最优,喷施芸苔素内酯3次的效果次之,未喷施芸苔素内酯的效果最差。因此,在栽培冰糖橙时推荐喷施5次芸苔素内酯。
2022年08期 v.42;No.30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赖腾强;谢娜;吴伯文;
对野生灵芝农芝1号进行驯化栽培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及多糖、三萜含量,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农芝1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农芝1号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湿度为62%~63%,适宜pH为6.0~6.5;在培养基中添加枇杷枝屑有利于菌丝生长;栽培袋菌丝4 d盖面,37 d满袋,菌丝长速0.441 cm/d,39 d原基形成,55 d原基分化,75 d孢子弹射,91 d采收第1潮,肾形,菌柄长4.73 cm,菌盖宽9.17 cm,菌盖厚1.19 cm;色泽鲜艳,灵芝分枝较少,孢子量较多;2潮干芝总单重29.11 g,生物学效率7.56%,多糖含量6.68 mg/g,三萜含量9.27 mg/g,灵芝分枝较多,色泽鲜艳,适合灵芝盆景制作。农芝1号栽培性状良好,且遗传性稳定,是适合栽培的优良菌株。
2022年08期 v.42;No.301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闽春;
研究了姬松茸福姬5号栽培过程中的创新技术,以达到高产栽培目的。在菌种制作过程中采用白壤土作为过滤层制作福姬5号麦粒栽培种,采用多小堆复式集合堆积的培养料前发酵技术和满格堆积的后发酵技术,改进播种和覆土阶段管理方法。上述方法的运用,解决了传统麦粒种易出现酵母等污染的难题,成品率达到99%;有效地促进了有益放线菌的大量繁殖,大幅度减少鬼伞、胡桃肉状菌和盘菌数量,从而堆制出优质的发酵料;解决了播种期、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培养料及土壤湿度和环境湿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应用该技术栽培福姬5号,出菇整齐,比常规技术增产30%以上。
2022年08期 v.42;No.30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