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周运陆;张永发;陈仕迁;张龙;王文斌;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中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以水稻特优128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M0)作为空白对照,25%有机肥氮替代氮化肥(M1)、50%有机肥氮替代氮化肥(M2)、7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3)、10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4)、单施化肥氮(M5)共6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生育期的不断推进,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能明显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以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效果最好;(2) 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不仅水稻产量最高,还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氮素累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水稻偏生产力。因此,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是一种相对适宜的比例。

    2021年11期 v.41;No.29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氨基酸微肥、钙镁肥和锌硼钼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翔;刘忠珍;魏岚;黄连喜;黄玉芬;陈伟盛;黄庆;

    通过番石榴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在配方肥+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土施)和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对照相比,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番石榴每株产量分别增加20.67%和21.6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番石榴果实的单果重、VC、可溶性糖和固形物含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1年11期 v.41;No.29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炎;路丹;黄太庆;罗江维;黄智刚;

    以沃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柑橘品质以及橘园绿色生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杂草刈割的柑橘叶片氮素含量显著高于除草剂(CK);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磷、钾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除草方式对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表现为杂草刈割显著提高了叶片钙含量,防草布显著降低了叶片铁含量,但是防草布和杂草刈割对叶片镁、锰、铜和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与除草剂(CK)相比,不同除草方式有提高果实总糖含量、可食率、糖酸比和降低总酸含量的趋势,并显著提高果实的VC含量。总之,杂草刈割提高了叶片氮和钙含量,也提高柑橘果实的内在品质。

    2021年11期 v.41;No.29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铺地锦竹草旱后复水的恢复研究

    肖生鸿;黄镓茵;王彦心;刘晚苟;

    为了研究铺地锦竹草旱后复水的恢复情况,对干旱处理15 d后的铺地锦竹草进行复水实验,测定其茎和叶的含水量、渗透势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持续干旱15 d后铺地锦竹草能保持93%以上的含水量,复水后茎和叶的含水量、渗透势、茎伸长速度和出叶速度都呈快速上升趋势。叶和茎的含水量分别在复水后1和2 d内恢复到对照水平;叶和茎的渗透势分别在复水后2和3 d内恢复到对照水平。复水5 d后铺地锦竹草的茎和叶的生长速度超过对照水平,说明存在超补偿生长现象。因此,铺地锦竹草是一种保水能力强、抗旱能力强、复水后能快速恢复生长的植物。

    2021年11期 v.41;No.292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平原小农户夏玉米田间密度损失与原因分析

    张天华;李东炎;翟小虎;李静;

    减少夏玉米田间密度损失是玉米稳产和田间产量潜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为了了解夏玉米田间损失情况及分析密度损失原因。对河南省濮阳县黄庙村采取农户调研与田间实际生产状况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明夏玉米密度损失的原因及主导限制因素。结果表明:玉米密度损失的原因可归结为机械损失和农学损失,其中机械作业造成34.33%的损失,农学管理造成23.91%的损失。机械损失主要为在播种机作业过程中造成的种子丢失,以及机械排种的一致性和均匀性较差。农学管理的主导性因素为施氮量,其次为蒙头水以及施磷量和种肥水平距离;施钾量和施肥深度对密度损失的影响较小。当施氮量在150~180 kg/hm~2,并在播种当天灌溉蒙头水,控制肥料和种子的水平距离以及肥料深度,玉米密度损失最小。研究结果为优化管理措施减少夏玉米田间密度损失提供理论支撑。

    2021年11期 v.41;No.292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与生理生化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族天然染料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利用

    李霖明;汤海宁;符杰雄;雷金睿;宋希强;

    为全面了解黎锦制作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植物的黎族文化,调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黎族使用的天然染料植物资源本底,为传统天然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保护和产业化提供依据,为染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Key Informant Interview)和参与式调查法(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69个村庄26个黎锦传承人进行访谈并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信息包括使用着色植物的种类、利用部位、资源来历、染料制作工艺和染色步骤,并对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姜黄(Curcuma longa)、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台湾锥(Castanopsis jucunda)树皮4种色系的染料植物染色工艺进行记录,采集凭证标本和图像资料并整理编目。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黎族使用23种天然染料植物,隶属于16科20属,主要颜色有红、黄、蓝、黑、褐、紫和绿7种颜色。该研究对黎族天然染料植物资源的发掘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天然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工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非遗文化传承,协同乡村振兴,提出科学开发利用染色工艺统筹策略。

    2021年11期 v.41;No.292 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7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蝴蝶兰新品种如玉的优良观赏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

    如玉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选育的蝴蝶兰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较小,生长旺盛,花型小,圆整,花朵横径3.8 cm,平均花枝长30.0 cm,单株花梗数2.6个,单株总花数39.3朵,其观赏性状主要表现为多梗、多花,是丰花型蝴蝶兰的优秀代表。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优良观赏性状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建立了配套栽培技术,主要体现在组培苗出瓶种植、小苗生长管理、中苗生长管理、大苗生长管理、成苗催花及开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推动蝴蝶兰新品种如玉的推广应用。

    2021年11期 v.41;No.292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掌新品种银心梭的选育

    刘小飞;廖飞雄;詹启成;

    白掌新品种银心梭(Spathiphyllum ‘Yinxinsuo’)是以银脉白掌(Spthtiphyllum floribundum)为亲本,在其组织培养获得的无性系中筛选出的变异株再经组培扩繁而成。该品种为小株型,株高28.6 cm,株幅25.6 cm,叶片披针形;叶片具鹅绒质感,长12.1 cm,宽3.5 cm,叶柄长1.4 cm,叶鞘长7.2 cm;佛焰苞白色,长5.6 cm,宽1.7 cm,佛焰苞柄长13.8 cm;肉穗花序白色,长2.3 cm,直径0.7 cm;营养生长阶段为416 d,单花期约25 d,盛花期2—4月份;适宜南亚热带地区栽培应用,其他地区可设施栽培和室内应用。

    2021年11期 v.41;No.29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芒果种子成熟胎萌过程中胚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潘宏兵;罗玲;陈太萍;李贵利;杜邦;李丽;

    为了解内源激素对芒果种子胎萌发生的影响,以凯特芒为研究材料,观察种子成熟胎萌形态变化,检测种子成熟胎萌过程中胚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和比值变化。结果显示:在凯特芒种子发育成熟胎萌过程中,胚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明显,其中IAA、ZR同ABA为种子胎萌抑制激素,而ZT、SA、JA同GA_3为种子胎萌促进激素,较高的ZT/ABA和较低的IAA/GA_3是调控种子由成熟状态转入胎萌状态的关键因素。建议在凯特芒种植过程中,于种子发育成熟前喷施外源激素IAA、ABA和ZR,推迟或减少种子胎萌发生。

    2021年11期 v.41;No.292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火龙果茎多糖提取方法比较

    李国胜;白新鹏;

    利用热水提取法、亚临界水提取法以及超声辅助提取法对火龙果茎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且对不同方法提取多糖的提取率、色泽、中性糖含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亚临界水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为20.53%,热水提取法的提取率为4.12%,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提取率仅为2.18%;3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颜色相近,为米白色或淡黄色;亚临界水提取法所得多糖样品中性糖的含量达到89.45%;红外光谱分析三者成分接近。

    2021年11期 v.41;No.292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植物保护与病理学

  • 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于少帅;朱辉;余凤玉;宋薇薇;

    根据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的症状、病原特征、地理分布、发生流行规律等生物学特征,提出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该规程在病原检测的基础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控,达到有效防控此类病害的目的。

    2021年11期 v.41;No.29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捕食和拟寄生现象的国内斜纹夜蛾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杜浩;赵丽娟;只佳增;周劲松;刘学敏;

    基于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拟寄生现象,结合植物源提取物和性信息素的应用,对2015年以来国内斜纹夜蛾防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斜纹夜蛾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2021年11期 v.41;No.292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猪蓝耳病血清学监测

    彭维祺;孙卫平;叶丹;荣光;

    为了解海南省猪蓝耳病流行和免疫抗体情况,于2020年12月在全省18个养猪场(户),采集猪血液样品333份,其中免疫规模场3个,采集血样50份;未免疫规模场11个,采集血样210份;未免疫散养户4个,采集血样73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猪蓝耳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规模场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8%,未免疫规模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散养户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2%。免疫规模猪未达到理想保护状态,未免疫规模场比较理想,散养户存在一定野毒感染风险。

    2021年11期 v.41;No.29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气象

  • 1960—2019年广东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溶胶厚度相关性

    黄耀贤;邱建秀;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问题,分析区域内的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对农作物生长、经济林培育、光伏发电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选择广东省的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基于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60—2019年广东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区域内的年际日照时数具有显著缩短的趋势,1972年是日照时数缩短的转折点;春季、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呈不同速率的下降趋势,夏季日照在过去60年减少最为显著。(2)小波分析表明,日照时数以11年和6年为周期出现交替变化,11年的周期具有8.5个高值-低值的交替变化。(3)从空间分布看,日照时数呈现由南向北的递减趋势,由最南端的徐闻梯度递减至最北端连县;其中,珠三角广州-惠阳-深圳和粤西罗定-阳江2个地区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4) 2000—2019年广东省日照时数与AO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且在4个子区内都通过0.05显著性检验。

    2021年11期 v.41;No.292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9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961—2020年贵港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蒙小寒;黄维;莫申萍;梁虹;王盛繁;

    利用广西贵港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贵港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中热量强度(年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长度(稳定通过10℃初日、终日和持续天数)和累积量(大于10℃活动积温),以及稳定通过10℃期间的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突变情况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贵港市热量资源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大于10℃活动积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98、0.266、0.170℃/10a和131.040℃d/10a,作物安全生长季显著延长,初日和持续天数气候倾向率为4.8d/10a和5.0d/10a,但日照时数和降水量未表现明显变化趋势;(2)年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大于10℃有效积温突变时间为2000年,初日和持续日数突变时间为1996年,热量资源突变后较突变前显著增加;(3)农业气候资源以4年尺度显著周期变化为主,发生时段集中在1980-2005年,其中,降水量的小波功率谱能量最强。

    2021年11期 v.41;No.292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气象与水文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魏爽;杨明;吴书成;王丽吉;鲁奕岑;田玺泽;滕舟;

    利用浙江省2020年1-12月气象和水文站降水资料,选取23对距离50 m内的邻近站,对比评估2种观测系统在不同降水量级、逐月变化等方面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1)水文与气象观测降水呈高度相关,水文年降水比气象平均偏少47.0 mm,总体较气象偏小2.7%;(2)夏季降水差异最大,8月是一年中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较大的月份;(3)两套系统在不同降水量级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在2.27%~3.87%,均低于国内中尺度自动气象站日降雨量平均测量误差,小时降水量在0.1~0.5 mm时,由于仪器观测精度不同,导致差异明显;(4) 0.5 mm以上的气象、水文降水资料高度一致,开展数据的共享融合有利于优化气象与水文部门间的站网布局,可为防汛抗旱、流域精细调度和气象服务提供更精细、更全面的基础数据支撑。

    2021年11期 v.41;No.292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云南东南部石漠化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可行性分析

    陈大明;王永平;方海东;杨永超;鲜思跃;

    为研究在云南东南部石漠化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可行性,解决石漠化地区产业匮乏的问题,从2017年起,在云南省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种植发展了220 hm2猕猴桃,通过4年的田间观察,对物候期、果树品质、病虫害和销售价格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该石漠化地区能够种植猕猴桃,供试的东红、金艳和翠玉猕猴桃品种均达到了其主产区中等偏上的产量水平,品质有一定的提升,果品价高且畅销。在云南省东南部石漠化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可行,本研究结果为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提供了参考。

    2021年11期 v.41;No.292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融安金桔产业发展研究

    肖媛;刘海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分析广西融安县金桔产业发展现状、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的建议:一是推动金桔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二是多方位提升果园科技含量;三是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四是完善产业链条全程可追溯体系。

    2021年11期 v.41;No.292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东湛江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探析

    陈妹;杜丽清;陈佳瑛;邓旭;涂行浩;吴建阳;

    发展休闲农业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从广东特色地区的典型代表城市——湛江地区休闲农业的实际出发,对该区典型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园进行实地调研。并基于湛江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建设情况、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该地区休闲农业园模式机制,以此探究湛江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以期为广东特色地区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2021年11期 v.41;No.292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种业发展现状及实现路径

    赵军明;张慧坚;黄艳;黄浩伦;孙海燕;古小玲;

    "十二五"以来,海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面对种业"卡脖子"问题,出台和制定了现代种业发展相关政策和规划,种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总结前期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海南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种业体系、培育龙头企业、规范种业秩序、储备人才、加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加快海南省种业发展的路径。

    2021年11期 v.41;No.292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热带水果产业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金琰;卢琨;侯媛媛;刘海清;

    热带水果一直被热区作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其种类繁多,发展稳步。热带水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产业经济效益高,同时又兼具与加工、旅游、文化、"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现今,我国热带水果助力乡村振兴主要有3种经验模式,即依靠先进的产业组织、优越的产业结构及广阔的产业链。但热带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也存在利益连接机制松散、产业配套设施不足、果品产业尚待优化等困境。应从强化利益连接机制,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效用;优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经济效益;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提升上下游带动效应做出积极的转变。

    2021年11期 v.41;No.292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南儋州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户需求研究

    王成丽;叶露;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之一。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农业生产托管需求为视角,基于海南省儋州市农户调研数据,总结分析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政策的认知和选择意愿,及农业生产托管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海南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的对策建议。

    2021年11期 v.41;No.292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