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维薇;刘子凡;董志国;陈思婷;符厚隆;
以塇土大颗粒保水剂为材料,研究其吸水、重复吸水与释水性能,同时利用淋溶试验模拟其对椰子园土壤的保水保肥特性,为保水剂在椰子树抗旱栽培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塇土大颗粒保水剂具有稳定快速吸水的性能,有效吸水期较长,吸水倍率大,理论上能达到自身重量121.79倍;该保水剂吸附的水分可基本上全部释放,可释放的水分高达993 mg/g;该保水剂重复吸水时,吸水倍数有所下降,但重复8次的吸水倍数仍高达100倍以上,即有效使用期长;土壤中添加保水剂后可明显减轻水分渗漏,减少土壤中氮、磷、钾素的淋失,对添加肥料的土壤来说其保肥效果更佳。
2021年05期 v.41;No.28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尚方剑;王洁;邢诒彰;王辉;庄辉发;赵青云;
植物种类、品种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墨西哥香草兰、帝皇香草兰、大香草兰、大花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总碳源能力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速率最快,在整个培养周期均显著高于大香草兰及大花香草兰;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聚物类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墨西哥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胺类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墨西哥香草兰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大香草兰及大花香草兰,其中,帝皇香草兰McIntosh指数分别比大香草兰和大花香草兰高39.5%和65.4%,墨西哥香草兰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与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5.45%,碳水化合物、羧酸和氨基酸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综上,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及群落功能多样性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最高。
2021年05期 v.41;No.286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爱仙;
以玉木耳1号为研究对象,展开栽培基质配方筛选及栽培工艺研究,为其在福建地区的推广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配方2 (杂木屑58.5%、玉米芯20%、棉籽壳8%、麦皮12%、碳酸氢钙1%、石灰0.5%)子实体综合农艺性状佳,单袋平均产量最高,与CK相比增产33.5%,为最佳栽培配方;短袋栽培比长袋更易操作,且不易烂袋;刺孔出耳方式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明显高于割口;立体吊袋栽培模式原基形成早、子实体耳片肉厚,农艺性状佳,产量高;相比秋季,春季栽培具有现原基时间短、原基分化成熟快、产量高的优势。综上所述,在福建推广玉木耳栽培适宜在春季采用短袋刺孔的立体吊袋模式进行。
2021年05期 v.41;No.28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福阳;王爱仙;巫仁高;王怡暄;赵俊敏;邓文明;颜振兰;
针对闽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充分利用闽北丰富的山地资源,通过添加新鲜木屑和泥碳土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在数年羊肚菌栽培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利用闽北山地栽培羊肚菌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1年05期 v.41;No.28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延博;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熊国如;
UDP-糖基转移酶在植物体内负责糖基化修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以甘蔗品种ROC22为供试材料,提取成熟叶片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获得ShUGT2基因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hUGT2含有1 78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93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与高粱UDP-糖基转移酶同源性达到92.45%。ShUGT2编码蛋白不稳定系数为48.68,疏水性指数-0.338,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在20~42个氨基酸的位置,有一个跨膜区;在309~514个氨基酸,存在UDP-糖基转移酶的家族特异保守结构域,属于GT8家族成员,其功能是通过合成木聚糖,调控细胞内半纤维素成分,维持植物的生长发育。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ShUGT2编码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在甘蔗的根、茎、叶组织中,ShUGT2基因均有表达,与甘蔗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ShUGT2基因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1年05期 v.41;No.286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0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蒙;窦小东;张明达;鲁韦坤;周建琴;朱勇;
为研究干旱灾害对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的影响,构建了云南小粒咖啡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等,对云南小粒咖啡干旱风险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云南中部及以北大部地区小粒咖啡干旱危险性等级较高,西南大部较低,开花期降水量是主要影响因子;(2)滇东南大部小粒咖啡可种植区脆弱性等级较高,其余地区总体偏低,河网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3)滇中及以北大部地区小粒咖啡气候适宜性等级较低,干旱暴露度较低,而滇西南地区则相反;(4)云南哀牢山以东以北小粒咖啡干旱风险等级较高,各大流域河谷地区以高风险等级为主,滇西南大部小粒咖啡主产区以中低风险等级为主,开花期降水量偏少是主要原因,云南部分优质产区为中高风险区,需要加强灌溉管理。
2021年05期 v.41;No.286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4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苏宏伟;杨漓;曾永明;何京明;梁发星;谷瑶;
为了解广西不同产地澳洲坚果品质差异,以南宁市良庆、横县和崇左市扶绥、大新、天等及钦州市钦南等6个区县筛选的共计18个优树果实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澳洲坚果果仁粗蛋白、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粗蛋白含量为8.11~8.98 g/hg,其中,横县澳洲坚果的粗蛋白含量平均值最高(8.57 g/hg),良庆最低(8.28 g/hg);采集的18个样品果仁含油率为70.3%~79.6%(平均值74.1%),大新澳洲坚果的含油率平均值最高(78%);鉴定出9种脂肪酸组分,各脂肪酸组分在这18个样本间差异不大。
2021年05期 v.41;No.286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玉华;林妃;黄素荣;谌振;杨光穗;王健;贺霞;尹俊梅;
子房是植物重要的繁育器官,具独特营养物质。为了解睡莲子房提取物的营养成分组成情况,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其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各种矿质元素、可溶性糖、灰分、VC进行检测,并对其抗氧化功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蓝鸟睡莲子房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740 mg/hg,粗脂肪含量700 mg/hg;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667 mg/hg,必需氨基酸159 mg/mL,谷氨酸含量高达150 mg/hg;灰分含量310 mg/hg,可溶性糖含量34.2 mg/hg,钙、磷、钾含量分别为9.7、31.6、72.1 mg/hg,铁和VC未检出。综合分析显示,蓝鸟睡莲子房提取物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及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健康食品开发原料。
2021年05期 v.41;No.28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闽春;
对龙爪菇栽培中5种N源的优劣进行评价,为其生产上筛选合适的N源提供科学依据。以5种N源栽培龙爪菇,对其子实体类氨基酸含量和营养评价等10个指标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5种N源的关联度排序为:硝酸钾>麦皮>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其中硝酸钾处理关联度第一,为0.950 2;硫酸铵处理关联度最小,为0.692 7。说明5种N源中,硝酸钾是龙爪菇栽培最适宜的N源。
2021年05期 v.41;No.286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德伟;罗亚伟;覃振强;施泽升;杨淑兰;余青云;
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主要为害作物之一。2020年6月,作者调查了我国重要糖料蔗生产基地崇左市蔗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在甘蔗苗期至拔节初期为害,并可为害蔗田禾本科杂草筒轴茅和象草。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900 mL/hm~2、2%虱螨脲微乳剂900 mL/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900 mL/hm~2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可为广西甘蔗草地贪夜蛾田间危害监测预警及化学防控提供依据。
2021年05期 v.41;No.286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朝绪;吕朝军;黄山春;钟宝珠;覃伟权;
针对当前槟榔种植户在防治重要害虫椰心叶甲时,水平不稳定、防治方法不得当的现状,根据多年来在槟榔上防治椰心叶甲的实践和研究,提出槟榔重要害虫椰心叶甲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规定了防治过程中寄生蜂、生防菌及绿色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农技人员及农民防治椰心叶甲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1年05期 v.41;No.28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丽霞;陈歆;许丽建;彭黎旭;
选择丙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研究其在香蕉全果、果肉和果皮中的冷冻储藏稳定性。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香蕉样品中丙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3种杀菌剂的定量限分别为0.01、0.005和0.01 mg/kg。实验分别测试了0.1和3.0 mg/kg两种不同浓度的三种杀菌剂在香蕉不同基质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高浓度(3.0 mg/kg)时,储藏360 d后,丙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全果、果肉和果皮3种样品基质中的浓度均能稳定在90%以上;在低浓度(0.1 mg/kg)时,储藏360 d后,丙环唑在全果、果肉和果皮3种样品基质中的浓度也能稳定在90%以上;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香蕉果皮中储藏360 d后的浓度稳定在95%以上,但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全果和果肉中分别降低至83%和76%。3种杀菌剂在香蕉果皮中最容易保持稳定,其次为香蕉全果,在香蕉果肉中更容易降解。
2021年05期 v.41;No.286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毛佳;王宏宝;曹凯歌;施保国;高玉霞;赵桂东;吴险平;
采用药剂浸渍法测定腐烂茎线虫对6种不同外源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将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稀释成2 400倍液处理24、48和144 h后对腐烂茎线虫仍有较高活性,各处理中均无线虫复苏现象,表现出稳定的防控效果。而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稀释成400~600倍液处理48 h后对腐烂茎线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随着稀释倍数增加,处理液浓度降低,线虫敏感性降低。枯草芽孢杆菌对线虫防控效果较好,稀释成400~600倍液处理144 h,对线虫的击倒率达80%以上;但在个别处理中也存在线虫复苏现象。试验中也发现,将槟榔粉稀释成400~600倍液后表现出较好的击倒效果,可作为固体药剂的填充材料用于线虫防控。腐烂茎线虫对辛硫磷敏感性并不高,室内测定药效不理想。
2021年05期 v.41;No.28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少雄;雷湘龄;王小燕;林之盼;宿少锋;薛杨;
使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对海口市五源河监测的水环境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下:(1)分析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海秀快速路和长东村监测点的CODCr标准偏差最大,说明CODCr的数值波动最大,永庄水库监测点的CODCr和长东村的NH3-H变异程度属于强变异;(2)单因子指数法分析表明,永庄水库监测点在四季均为Ⅳ类水,海秀快速路和长东村监测点为Ⅴ类,其中,主要水质污染指标TN和TP。(3)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分析法显示,永庄水库监测点的水质极差,为Ⅴ类;海秀快速路和长东村监测点的水质较差,均为Ⅳ类。
2021年05期 v.41;No.286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智能;杨柳;杨婷;应雄美;郭家文;尚试雄;沈石妍;
甘蔗机械收获是必然趋势,主要有整杆式收获与切段式收获方式,对于2种收获方式经济效益的研究和机械设备研发是主要研究热点。然而,在甘蔗砍收后,2种收获方式甘蔗品质随时间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云南两大主栽甘蔗品种云蔗05-51及ROC22为材料,人工模拟整杆式收获及切段式收获甘蔗在堆放0~96 h的蔗糖分、还原糖分、微生物总量、葡聚糖、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8 h内切段式甘蔗与整杆式甘蔗差别不大,但随时间继续推移,切段式收获甘蔗比对应品种整杆式收获品质下降明显;云蔗05-51比ROC22更适合切段式收获,但同时也比ROC22更容易发生酶促褐变。
2021年05期 v.41;No.286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宇翔;李敏;方辉;杨绍锷;谢国雪;黄启厅;
针对人工自填数据存在虚假隐患,以及传统申报方式效率低、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定位的机械作业补贴方案,并设计APP数据采集移动端和PC后台审核管理端的服务模式。利用BDS定位技术,可在机械作业时完成地块坐标点获取、作业轨迹图生成、作业面积计算等操作,克服了传统人工测量的局限性。将该系统在广西区内糖料蔗补贴项目中进行示范,运行后有效提升了补贴申报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创新了机械作业补贴模式。
2021年05期 v.41;No.286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腾华;王军锋;栾洁;宋恋环;雷福娟;
为了解不同树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能,以5年和7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为对象,按照国家标准对其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干缩特性、硬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等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尾巨桉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分别为0.424、0.533和0.498 g/cm3,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均为2级;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2.78、2.28,分别达到5级、4级;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97%、0.154%、0.474%,体积干缩系数达到3级,尺寸稳定性较差;7年生尾巨桉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分别为0.438、0.543和0.507 g/cm3,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均为2级;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2.35、2.07,分别达到4级、3级;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54%、0.157%、0.425%,体积干缩系数达到3级,尺寸稳定性较差;5年生和7年生尾巨桉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44.8、46.3 MPa,均为2级;抗弯强度分别为80.3、83.8 MPa,均为2级;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0 032、10 805 MPa,均为2级;冲击韧性分别为44.2、46.6 kJ/m~2,均为2级;端面硬度分别为4158、4 494 N,均为3级;弦面硬度分别为3 175、3 388 N,均为3级;径面硬度分别为2 759和2 951 N,属于中等硬度木材;综合品质系数分别为29.5×10~7Pa、29.7×10~7Pa,为高等级材。研究结果为尾巨桉定向培育及其木材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2021年05期 v.41;No.286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田敏;王凌云;曹桦;李涵;陆琳;施自明;赵培飞;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了6种太空莲盛开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6个具有亲缘关系的太空莲品种中共鉴定出21种挥发性物质,6个品种挥发性成分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类似;烷烃类在各个品种中均含量最多,其次是烯烃类和醇类,与其他常规杂交育种形成的荷花品种的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类似。因此,不能说明太空育种、离子注入及常规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在荷花品种香气改良上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荷花香气成分的遗传改良和太空莲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2021年05期 v.41;No.286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和帅;李海明;陈思勤;赵松林;王为辉;刘蕊;
为了解椰子在海南省儋州市的生长适应性,调查了儋州市各乡镇椰子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本次调查的地点海拔都在200 m以下,椰子种质类型有海南绿椰、海南褐椰、海南红椰、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等。调查发现各乡镇均有椰子分布,且生长良好。查阅了儋州市的气候、环境特点,对比椰子的生长习性,证明椰子适应海南省儋州市的气候环境,可以在各乡镇种植;提出了产业化发展建议,以期为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儋州市各乡镇推广种植椰子普通品种及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5期 v.41;No.286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铭焓;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相矛盾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始终存在。因此,亟待解决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问题。基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分析了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系统发展观,在宏观的视角下统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逻辑关系和原理,将发展的问题和协同效应相对比,进行有效的科学研判,为研究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原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农业经济行为的主体——政府与农户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研究,得出对于协同发展的结论,有助于对农业生产方以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2021年05期 v.41;No.286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伟文;赖杭桂;
海南地处中国油茶种植的最南方,油茶资源与产业发展特色明显。本文总结了海南油茶发展的历史与阶段,分析海南特色油茶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海南特色油茶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从科研投入、良种良法、品牌经营及顶层设计等多方面,对海南特色油茶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2021年05期 v.41;No.286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奕嘉;谢龙缘;黄家健;田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强烈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工作指明了方向。海南省委、省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之一就是营造乡村农业景观。本文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以农业景观为出发点,通过文献分析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农业景观类型,提出海南美丽乡村农业景观规划思路,积极探索海南美丽乡村农业景观营造策略,从而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05期 v.41;No.286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3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