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不同管理措施对海南冬季辣椒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熊飞;刘存法;祁君凤;张珂;龙笛笛;李博赈;李晓;

    为探讨海南冬季辣椒高产施肥管理的适宜措施,以‘南方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稻草还田及其配施尿素和腐熟剂、移栽时间等综合管理措施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辣椒叶色、株高、茎粗、单果数、单果重、单株干重、总产量及辣椒经济收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在稻草还田配施尿素和腐熟剂后30 d移栽辣椒的管理措施均表现最佳,与CK相比,净增收为3 441元/hm2。另外,采用稻草还田及其配施尿素和腐熟剂的条件下,辣椒总产和经济收入均随移栽时间的推迟而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综上所述,海南冬季辣椒生产中,要考虑前茬水稻秸秆还田,并适当配施尿素和腐熟剂,同时还要考虑到适宜的移栽时间,以保证辣椒增产增效。

    2020年08期 v.40;No.27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食用玫瑰生长特性、花品质及生理变化特征

    董万鹏;吴楠;吴洪娥;金晶;周洪英;

    对不同食用玫瑰生长特性、田间病虫害、产量、花品质进行了3年的引种观测,并探索了一个生长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各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生长特性方面‘紫枝’、‘丰花’品种占优,具有生长快、花期较原产地提前20 d左右,产量高(8 850 kg/hm~2)特点;(2)花品质‘墨红’品种占优,花朵具甜香、花朵大(d>10 cm;w=10 g),花期长(7~8 m)特点,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类黄酮79.3 mg/g);(3)在病虫害抗性方面,‘丰花’占优,‘紫枝’、‘大马士革’偶感黑斑病、锈叶病,‘墨红’易感白粉病、黑斑病;(4)生理指标方面,Pro与SOD极显著相关(p=0.01,r=0.929),共同表达了抗性生理变化情况,Pro含量、SOD酶活力在花期前、花期、落叶期前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墨红’Pro (78.4 Ug/g)、SOD (426.7 U/g)较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花期前、花期、落叶期前呈"低—高—低"趋势,其中‘紫枝’、‘丰花’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花期含量较高;保护酶系POD、CAT活力为多年生老枝>一年生枝>叶片;MDA含量则为一年生枝>叶片>多年生老枝。‘紫枝’抗虫指标PAL叶片>一年生枝>多年生老枝,PPO多年生老枝>叶片>一年生枝。

    2020年08期 v.40;No.276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间隔种植法对佛甲草越冬表现的影响

    金生英;徐斌;余江勇;黄佳敏;谭建萍;

    为让佛甲草在华南地区达到四季常青的目的,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研究间隔种植法对佛甲草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间隔在10 cm×10 cm时,佛甲草表现矮小粗壮,叶片变厚、变大,自身抗寒能力增强;在逆境胁迫时,叶绿素含量减少,电导率、MDA、SOD、POD、CAT、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各项生理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间隔种植法种植的佛甲草比密植的抗寒能力强,最适宜的间隔间距为10 cm×10 cm。

    2020年08期 v.40;No.27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印度红瓜引种栽培试验

    王璐;杨淑芳;钟云;区仲甜;蒋侬辉;

    在中山基地对印度红瓜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植物学特征、物候期、抗性等,并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印度红瓜的适应能力较强,种子发芽率和扦插繁殖率高达72%以上,生长快速;生育周期内可连续开花结果,第一年果实产量达23 880 kg/hm~2,可连续栽培;栽培管理较简单,有轻微虫害,无病害,但易遭鸟啄;果实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钙、磷、钾等,既可作为水果栽培,又可作蔬菜栽培,在珠三角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0年08期 v.40;No.27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咖啡与茶远缘嫁接接合部组织形态解剖学研究

    彭文书;曾胤;刘聪;龚婉莹;严亮;季爱兵;

    为培育"咖啡茶"新品种,富集茶叶和咖啡中的健康元素,规避两者的有害物质,选择5年生‘铁皮卡’咖啡树作为砧木,5年生‘短节白毫’茶树枝条作为接穗,用劈接法(切接法)和芽接法通过接穗或接芽开展3轮次2个批次的嫁接试验;分别选用植物组织胶、医用组织胶水、IAA、NAA等试剂处理嫁接伤口,用套袋法和常规嫁接作对照共嫁接穗条300余穗、穗芽300余穗;选择37对与嫁接品种相同的1年生茶树和咖啡树进行靠接试验,观察其植物学特征;对茶树和咖啡树的成熟茎、嫩叶、嫩芽、嫩茎等进行了组织切片,另外对嫩叶、嫩芽、嫩茎进行了电镜扫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靠接材料的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结果表明:经过多轮次嫁接试验,茶与咖啡的远缘嫁接不能存活;芽接法一般存活一个月左右,穗接法部分能存活6个月,约有20%的穗条出现假活现象,最长存活11个月,新长出的芽叶或嫩枝明显小于母株;观察发现,茶树与咖啡树的组织结构差异明显,远缘嫁接的新生嫩茎比原生嫩茎的细胞强度差,细胞腔间隙大。

    2020年08期 v.40;No.276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30年生江南油杉生物量的结构分配特征

    张烨;韦铄星;蒋燚;黄荣林;刘菲;

    以30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结构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各器官的生物量构成比例稳定,坡位差异对各器官(组分)间生物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影响不大,但对同一器官(组分)的生物量大小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主要测树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江南油杉整株各器官间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且坡位间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分别为50%、22%~23%、15%~17%、8%、3%~4%。树干生物量占比约是树枝的2倍,侧根生物量占比约是主根生物量2倍。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不受坡位因子影响,均表现为树干>大枝>小枝>皮>叶,所占比例分别在59%~60%、16%~17%、10%~11%、9%~10%、4%;树干、大枝、皮和总生物量坡位间的大小排列均为下坡>中坡>上坡;而小枝叶生物量排序为中坡>下坡>上坡,数值上非常接近。

    2020年08期 v.40;No.276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橡胶树树皮总蛋白的提取方法比较

    梁群;程汉;黄华孙;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是重要热带经济作物,其主要经济价值来源于其树皮组织中的乳管细胞所合成的天然橡胶。研究橡胶树树皮及乳管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功能是了解天然橡胶生物合成及调控的重要方法。然而由于橡胶树树皮中次生代谢物丰富,树皮木栓化严重,总蛋白提取难度较高,目前尚未见有成熟的橡胶树树皮总蛋白提取方法的相关报道。比较TCA/丙酮沉淀法、TCA/丙酮—双乙法和TCA/丙酮-TrisHCl法等3种橡胶树树皮总蛋白提取方法,比较其提取蛋白浓度、蛋白质提取操作步骤及试剂用量,探索出一种简单高效的橡胶树树皮蛋白质提取方法;并通过蛋白质浓度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效果分析以及内参蛋白tubulin的Western blot分析验证提取效果。结果表明,TCA/丙酮-Tris-HCl法比传统的TCA/丙酮法提取效率更高,得到的蛋白量更多,且条带清晰,适用于SDS-PAGE,Western blot等后续蛋白分析实验。

    2020年08期 v.40;No.276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海南16个苦瓜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鉴定

    周洋;蓝国兵;佘小漫;于琳;周冬梅;金宝红;何自福;

    苦瓜是海南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白粉病是海南苦瓜生产上最主要病害,每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经济和环保的措施。本文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海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6个苦瓜品种抗白粉病的水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苦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Z1801’、‘海研2号’、‘热研1号’、‘1号苦瓜’共4个品种表现中抗;‘顺溜’、‘丰田6号’、‘绿秀’、‘万绿’、‘东绿99’、‘Z1721’、‘福田’、‘海丰’、‘Z1745’、‘热研3号’10个品种表现感病;‘石头’与‘石头一号’2个品种表现高感。该结果为海南苦瓜生产上白粉病的防控、苦瓜品种的布局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08期 v.40;No.27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菠萝蜜园黄翅绢野螟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

    杜浩;刘学敏;高梅;李宗锴;张光勇;杨绍琼;邓成菊;孙寅虎;

    采用Iwao直线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结合聚块性指标m~*/m、丛生指标I和Cassie指标CA三种聚集度指标对菠萝蜜园黄翅绢野螟幼虫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菠萝蜜园黄翅绢野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菠萝蜜园黄翅绢野螟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n=t~2/D~2(0.949/m+0.502)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n)=nm_0±1.96~(1/2)n(0.949m_0+0.502m_0~2)。

    2020年08期 v.40;No.27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琼海地区菠萝凋萎病田间发生情况调查

    罗志文;冯学杰;余乃通;韩冰;郭利军;李向宏;

    为掌握海南琼海地区菠萝凋萎病(Mealybug Wilt Disease of Pineapple, MWP)发生概况的基础数据,基于2018年以来琼海菠萝主产乡镇MWP田间显症率数据,从菠萝生育期、果园土壤类型和季节3方面分析了MWP田间发生特点。结果显示,MWP总体显症率约30%;全生育期MWP显症率呈现先高后低再渐升的趋势,即育苗期>大果期>小果期>花期>催花期>返青期>速生期;从果园土壤类型来看,MWP显症率沙土>砂壤土>壤土;从季节上看,MWP显症率呈夏季<秋季<冬春季的特点,水肥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显症率较管理不到位的低,且存在带毒种苗在产区间调运传播可能。琼海地区MWP发生程度是种苗、生育期、土壤、季节和管理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因子决定,鉴于此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建议。

    2020年08期 v.40;No.276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豇豆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张龙;范咏梅;

    2015年初,在海南省乐东县豇豆主产区发现一种豇豆新病害——豇豆叶斑病,主要危害豇豆叶片。为了明确病害病原菌,为农户今后开展田间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笔者拟通过观察豇豆田间发病特征,并对病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结果表明:豇豆叶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中央产生豌豆大小的灰色或者浅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叶片边缘伴有一定面积的枯萎,后期病斑连接成片,造成叶片枯萎坏死,将其rDNA-ITS和rDNA-28S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病害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sp.)。

    2020年08期 v.40;No.276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冬枣浆胞病菌的有效拮抗酵母筛选

    吴芳梅;梅明鑫;

    冬枣营养丰富,但是常温下不耐贮藏,导致其供应期短,因此,研究冬枣采后的病害防治对于延长鲜果供应期、提高采后收益尤为重要。采用离体试验法分离筛选对冬枣采后浆胞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酵母,并初步评价其对冬枣贮藏保鲜效果。结果从几种水果表面分离筛选获得6株拮抗酵母菌,其中酵母菌株S24对冬枣浆胞病菌抑菌圈直接达18.9 mm,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冬枣低温贮藏试验表明,接种酵母菌S24悬液可有效地降低冬枣腐烂率,减缓冬枣贮藏期果实维生素C损失,较好保持冬枣贮藏期果实硬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0年08期 v.40;No.276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活体饲料种类对海南捕鸟蛛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钟圣赟;陈国德;杜尚嘉;邹耀进;吕朝军;

    采用室内研究法,研究黄粉虫、蟋蟀、蟑螂、大麦虫等4种活体饲料对海南捕鸟蛛取食、存活、生长特征和毒素蛋白含量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4种饲料处理后,蟋蟀和蟑螂喂养海南捕鸟蛛的成活率显著较高,成活率分别为86.67%和93.33%;4种饲料中,海南捕鸟蛛更喜食蟋蟀,周取食量为0.69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取食量;4种饲料对海南捕鸟蛛的体重、体长及头部长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黄粉虫喂养对海南捕鸟蛛腹部长的影响较其它饲料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每只为31.84 mm;蟋蟀处理组海南捕鸟蛛分泌毒液的蛋白浓度和总量显著较高,蛋白浓度为32.20 (μg/μL),蛋白总量为9 660.00μg/只。以海南捕鸟蛛的取食量、存活率及毒素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从增加蜘蛛产毒量的目的来看,蟋蟀较适宜作为室内人工饲养海南捕鸟蛛的活体饲料。

    2020年08期 v.40;No.27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气象

  • Sketch Up和Lumion在海南共享农庄三维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

    黄家健;杨奕嘉;胡盛红;麦雄俊;

    三维可视化设计技术发展迅速且日趋成熟,在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南共享农庄项目规划设计中,亟需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手段,以增强规划设计的互动性和准确性。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点,尝试将成熟的Sketch Up和Lumion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在海南共享农庄规划设计中,设计了海南共享农庄三维可视化方案,进行了平面设计、三维建模和动态仿真,并进行了结果输出,为海南共享农庄行业的规划设计呈现出视觉三维体验,为Sketch Up和Lumion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海南共享农庄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提供设计思路和方法。

    2020年08期 v.40;No.276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海南休闲型共享农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与实践

    方圆;张卓林;

    海南的共享农庄区别于"田园综合体",具有显著的庄园化与共享经济特征。而休闲型共享农庄通过生活、体验、购物、餐饮、住宿等核心功能板块的建设,形成完备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系统,是三产融合的庄园化体现,也是共享农庄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建设用地的获取往往成为项目实施落地的瓶颈。同时,由于共享农庄拥有共享经济的特征,土地资源利用有显著创新性。通过收集整理海南省共享农庄的土地利用相关政策,研究分析现有的土地供应模式,总结出包括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采用以点状供地为主的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方式、通过土地三权分置调动多元化主体共同发展、拓展土地的多元功能、实现"农地+民宿"的时间分配式共有、推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多种应对策略。并以在海南保亭南梗共享农庄项目为案例,对总结出的应对策略进行实践,总结在项目实操中的实施性更强的经营项目及其土地获取和利用方式,以期对海南的共享农庄和其他农业综合体项目的规划建设落地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0;No.276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澄迈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李文韬;

    基于1961~2018年海南省澄迈县气象站日降雨量,按逐月、逐季、逐年不同时间序列,分析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澄迈县年代际降雨量呈上升趋势,而降雨日数呈减少状态,主要是因为日降雨量<0.01 mm (毛毛雨)的累计降雨日数出现减少态势;(2)近58年年平均降雨量呈不显著上升变化趋势;年降雨日数和年毛毛雨日数呈极为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348 d/10a、-5.58 d/10a,均通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年暴雨日数呈显著上升趋势,为0.52 d/10a,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3)四季降雨量从多到少分别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降雨日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其中,秋季降雨日数和四季毛毛雨日数呈极为显著减少趋势,秋季小雨日数也呈显著减少趋势,值得关注的夏、秋、冬季暴雨日数均为上升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可为澄迈县工业、农业生产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08期 v.40;No.276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在昭通烤烟种植区气温与降水估算中的适用性评价

    余凤塘;郑建萌;季泽顺;张转勇;申忠;黄云志;胡家田;王炽;陈兴位;

    以昭通境内186个气象站点的多年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较为常用的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样条插值法(Spline)、趋势面插值法(Trend Surface)对昭通烤烟种植区温度和降水量进行插值,并通过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将插值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气温和降水量的插值效果优劣排序均依次为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金法、趋势面插值法、样条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为昭通烤烟种植区的最优插值方法,其余3种方法的插值效果并不理想,且海拔相对较低的东北地区插值效果优于海拔相对较高的西南地区。

    2020年08期 v.40;No.276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信息

  • 我国芒果产业数据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玉萍;叶露;梁伟红;邓春梅;刘燕群;

    芒果产业数据资源建设是支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芒果产业数据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标准体系、采集体系、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芒果产业数据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0年08期 v.40;No.276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农产品结构优化机制研究

    吕海宁;

    基于供给侧改革构建农产品结构优化机制。以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与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农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影响,以及农产品供需失衡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有效建议,以实现农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建设。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扶持政策侧重点有所偏差、研发与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结构与市场规律相脱节等方面;基于十三五期间经济新常态路径背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农产品结构优化机制构建建议,即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合理利用农产品扶持政策引导,增强农产品研发与加工转化能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优化农产品结构,以推动中国农产品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2020年08期 v.40;No.276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新形势下的农产品产供销网络系统构建

    白瑞峰;

    农业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支柱产业,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最终产物,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最终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商业价值,但目前中国农产品营销体系仍旧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本文分析了经济新形势下农产品供销的新要求,剖析了当前农产品产供销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济新形势下农产品产供销网络系统构建路径,旨在为农产品产供销网络系统构建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0;No.276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经济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培育研究

    沈蕾;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乡村,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保障,文化是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关键,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不仅要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还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水平。注重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为农村的振兴发展提供活力,激发乡村的精神文化。乡贤文化的培养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农村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加强农村发展的源动力。通过乡贤文化所具有的道德感召能力来吸引且凝聚社会人才,使其能够参与到家乡建设发展中,从而加强乡村发展水平。对乡贤文化概念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和分析,并且总结了乡贤文化特点,探讨乡贤文化对农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明确乡贤文化的必要性。阐述了培育乡贤文化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培育的路径。

    2020年08期 v.40;No.276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农旅一体化发展策略分析

    何奇彦;

    农旅一体化是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条件,从产业、配套、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策略,旨在充分发挥陕西省农业经济的产业优势,构建以旅带农、农旅互动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陕西省农业经济的产业布局。

    2020年08期 v.40;No.276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热带农业科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订阅

    <正>《热带农业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类综合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热带农业科学》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6-1038/S,国际刊号:ISSN 1009-2196,邮发代号:84-31。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生产一线员工为主要读者对象。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订阅期刊。

    2020年08期 v.40;No.276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