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会英;张德;段曰汤;
干热河谷光热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生物产量高,交通便利,具有特殊的区域优势,是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的理想地之一。经济林果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产业之一,在干热河谷发展经济林果有利于提高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本文综述了干热河谷经济林果栽培历史、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旨在为区域经济林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018年09期 v.38;No.253 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文慧;封碧红;韦文幸;
香蕉具有速生高产,需肥量大的特性。营养充足、健康的土壤可以促进其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因此对香蕉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对于指导当地农民进行合理施肥,提升土壤肥力和提高香蕉产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88.88%的南宁地区香蕉种植基地土壤pH低于5.5; 40.74%的香蕉种植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0g/kg;南宁主要香蕉种植基地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值分别为22.04和15.44 mg/kg,大多数南宁香蕉基地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的含量,铵硝比不佳; 55.56%的香蕉种植基地土壤有效磷低于10 mg/kg;66.65%的基地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00 mg/kg; 70.37%的香蕉种植基地土壤交换性钙高于250 mg/kg; 62.97%的基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25 mg/kg。因此,为了提高南宁地区香蕉基地土壤肥力利用效果,实现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施肥建议:适当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来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H,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结构;氮肥以施用硝态氮肥为主,配合适当比例的铵态氮肥,增施磷肥、镁肥,合理施用钾肥,部分地区增施钙肥。
2018年09期 v.38;No.253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永辉;刘力水;周友缘;龚向光;谭炜;王文学;李姝莹;孔维喜;金杰;姜建福;刘崇怀;
克瑞森无核是最晚熟的优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具有果穗美观、果肉甜脆、抗病强、耐储运等特点。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关键栽培技术等进行介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1月上中旬发芽, 2月中旬盛花期, 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45~150 d,栽植第二年产量为3.75 t/hm~2。
2018年09期 v.38;No.25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阳阳;曾志斌;王永淇;
为了研究不同盐胁迫处理对姜科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春秋姜黄(Curcuma attenuate)、红玉姜黄(Curcuma attenuate×C. petiolata)、益智(Alpinia oxyphylla)、红柄郁金(Curcuma rubescens)、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 ‘variegata')、花叶山姜(Alpinia pumila)、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和矮白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Hedychium gardnerianum)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姜科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NPQ,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结果表明:随着盐害程度的增加,植株的光合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盐胁迫处理能够降低或显著降低8种姜科植物的ETR、 Y(Ⅱ)、 qP和Fv/Fm。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8种姜科植物的耐盐性,得出其耐盐性顺序为:花叶山姜>红柄郁金>花叶艳山姜>红玉姜黄>春秋姜黄>益智>红球姜>矮白姜花。得出结论:盐胁迫下花叶山姜的PSⅡ功能耐盐性最强,红柄郁金次之,矮白姜花最差。
2018年09期 v.38;No.253 18-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于波;朱玉;黄丽丽;孙映波;吴华玲;
为了建立短柄细叶连蕊茶(Camellia parvilimba Merr. et Metc. var. Brevipes Chang)花粉检测和低温保存的方法,克服该物种与其他山茶物种间因开花时间与空间不同所造成的杂交育种障碍,开展了糖与温度对短柄细叶连蕊茶花粉活力的影响研究。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糖的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或高温(30~35℃)处理以及-80℃低温贮藏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 mol/L的蔗糖或乳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分别可达16.17%和16.08%。低温处理(5~2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能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经30℃处理6 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10.20%。花粉在-80℃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萌发率仍可达11.12%。本研究为今后利用短柄细叶连蕊茶开展山茶物种间杂交育种,克服花期不遇等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2018年09期 v.38;No.25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庆华;黄宝优;韦荣昌;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是广西道地药材。广西莪术地膜覆盖栽培是近年来产区新兴起的一种高效生产方式,已被越来越多药农认可。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充分发挥其节本和增产潜力,根据产区调研结果以及试验示范总结,制定了广西莪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覆膜栽培的园地条件、整地、选种、播种、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包装储藏。
2018年09期 v.38;No.253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祎;汪强;赵莉;林勇翔;
在当地主推的芝麻品种中筛选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并对其种植密度,基于机械播种收割的行比配置及水肥供给水平开展相关试验,结合生产实践,提出芝麻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
2018年09期 v.38;No.253 35-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苟亚峰;孙世伟;高圣风;孟倩倩;王政;刘爱勤;
测定假连翘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 mg/mL的假连翘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率达到100%, EC50为1.495 1 mg/mL,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62.41%。当假连翘提取物稀释50倍时,对盆栽胡椒瘟病的保护效果达到77.55%,治疗效果较低。可见,假连翘用于防治胡椒瘟病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2018年09期 v.38;No.25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俐遐;李桂珍;尧美英;甲卡拉铁;杜邦;李贵利;刘斌;
用4个厂家生产的诱捕器对芒果园桔小实蝇开展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在9周时间内,"天网"自制诱捕器最经济有效,诱虫总量最大,达5 768头,建议在生产上作为首选;其次,"纽康"诱虫总量相对较少但经久耐用,"英格尔"诱虫总量较多,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不长。
2018年09期 v.38;No.25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徐小雄;冯慧敏;徐云升;孙宏元;
为从海南野生阿宽蕉居群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较高酶活的产纤维素酶的放线菌,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从而探索阿宽蕉居群根际土壤产纤维素酶的潜力。从海南不同的野生阿宽蕉居群采集7份根际土壤,采用GA培养基和HV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分离放线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分离得到菌株进行产纤维素酶活性筛选,并对具有活性的菌株进行16S rRNA鉴定,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7份野生阿宽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210株放线菌。其中, 55株菌具有纤维素酶活性, 12株菌表现出强活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属于放线菌纲下5个亚目6个科8个属,分别为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野野村氏菌属、疣孢菌属、戈登氏菌属、假诺卡氏菌属、拟诺卡氏菌属和球孢囊菌属,其中链霉菌属、小单菌属和野野村氏菌属为优势菌属。菌株X2303、 X2502和X2733与已知菌的序列相似率最高,分别为98.52%、 98.79%和99.11%,可能分别为链霉菌属、戈登氏菌属和疣孢菌属潜在的新分类单元。具有最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X2407为链霉菌,其与Streptomyces iranens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率最高,为99.64%,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所以,海南野生阿宽蕉根际土壤中存在产纤维素酶的放线菌资源,主要以链霉菌为主。阿宽蕉根际土壤中存在一些新的放线菌分类单元。
2018年09期 v.38;No.253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显雅;陈涛;金刚;覃旭;杨祥燕;彭欣怡;崔明勇;
2017年11月下旬至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龙舌兰种质资源圃小气候出现两次低于18℃的低温天气,持续时间分别为6 d和30 d。低温天气使得16份龙舌兰种质资源遭受寒害,占龙舌兰种质资源的44%,受害等级在1~4级。本文介绍龙舌兰种质资源圃小气候气温和龙舌兰种质受灾情况,讨论了龙舌兰种质受害程度与植物种类和栽培方式的关系,并对灾后恢复提供对策。
2018年09期 v.38;No.253 65-6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聪宇;李子贤;李新国;曾丽萍;
先对珍珠番石榴(Syzygium samarangense(Bl.)Merr.et Perry)、黑金刚莲雾(Psidium guajava Linn.)、金煌芒果(Mangifera indica L.)3种热带水果用手磨和榨汁机榨汁2种方式进行预处理,采用双层擦镜纸过滤、四层纱布挤汁、离心机3种不同方法取汁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珍珠莲雾适用手磨+四层纱布挤汁法;黑金刚番石榴适用手磨+双层擦镜纸过滤法;金煌芒果适用榨汁+四层纱布挤汁法或手磨+8 000 r/min、25℃、 20 min离心机取汁,该结论为测定3种热带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8年09期 v.38;No.25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练冬梅;姚运法;赖正锋;林碧珍;洪建基;
分别采用水浴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和硝酸铝显色法对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紫色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39%和3.13%。
2018年09期 v.38;No.25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山;李萍萍;乐渊;刘春华;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砂仁中15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并对16个不同产地的砂仁药材进行农药残留测定。砂仁样品经乙腈(含1%甲酸)提取和盐析剂盐析后加入N-丙基乙二胺(PSA)、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和无水硫酸镁进行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在多反应检测模式(MRM)下测定,外标法定量。15种农药成分在0.005~0.100 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1.000; 15种农药成分在3个添加水平下(100、 200和400μg/k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0.0%~120.0%, RSD%(n=3)为0.5%~9.5%;各农药成分的检出限在0.1~2.0μg/kg。该方法可应用于多产地的砂仁药材中15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2018年09期 v.38;No.253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晓涵;陈瑞霞;王丹;
建立一种多组分分离、测定动植物油脂中37种脂肪酸和16种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法。食品中的油脂经酯交换法甲酯化,在HP-88毛细管柱上得到分离,采用气相色谱FID检测器测定,以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表明, 37种脂肪酸甲酯和16种反式脂肪酸甲酯在其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00 1%~0.001 3%。采用该方法测定几种典型的标准油品和质控样品,其脂肪酸含量与给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82%~5.53%。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批量检测。
2018年09期 v.38;No.253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1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唐卿雁;陈庚;卢迎春;张广辉;赵艳;张宪民;杨生超;
建立同时测定三七地上和地下部分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C18(4.6 mm×100 mm, 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分别在0.062~18.479、 0.060~17.870、 0.063~18.556、 0.064~19.169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三七中4种皂苷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53%、 100.56%、 99.90%、 99.60%, RSD分别为0.54%、 0.60%、 0.49%、 0.55%。在三七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组织中,人参皂苷Rb1在芦头部位的含量最高,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c和三七皂苷Fc的含量均在叶片中最高。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三七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的测定。
2018年09期 v.38;No.25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