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不同砧木大小对橡胶树小苗芽接小筒苗生长的影响

    陈青;周珺;王军;林位夫;

    为了筛选适宜橡胶树小苗芽接小筒苗接穗生长的砧木大小。采用同一批次橡胶树裸根苗的不同砧木大小分为8个处理(0.5~1.2 cm)进行小筒苗培育。比较各处理对接穗第1蓬叶和第2蓬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为0.5 cm的接穗长势最弱和出圃率最低,1.2 cm的接穗长势最好,0.9~1.2 cm的出圃率均达到85%以上。说明在砧木一定大小范围内橡胶树小苗芽接小筒苗,随着砧木的增大,长势越好;砧木足够大,出圃率没有受到砧木大小的影响。

    2018年05期 v.38;No.249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芒果新品种红玉芒在贵州的引种试种研究

    龚德勇;黄海;黄建峰;党志国;陈业渊;王朝权;

    对芒果新品种红玉芒在贵州南盘江低海拔河谷山区的引种试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环境适应性强,树势中庸,较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外观鲜亮,商品性好。嫁接苗定植第3年初花试果,第4年平均产量达6 184.5 kg/hm2,果实可食率81.2%,较抗芒果炭疽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易感芒果白粉病,适宜在贵州"两江一河"海拔800 m以下、年均温19℃以上、≥10℃的年积温≥6 000℃以上、年降雨量1 000~1 500 mm的低海拔河谷山区种植。

    2018年05期 v.38;No.24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肥模式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学武;杨开样;茶正早;杨红竹;华元刚;郭澎涛;

    为探索不同施肥模式对火龙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实验设置单施化肥(处理A)、单施有机肥(处理B)、化肥和有机肥混施(处理C)和不施肥(处理D)4个处理,比较这4个处理对火龙果茎秆养分含量、单果重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单施化肥、化肥有机肥配施可以明显提高火龙果茎秆N、P含量,而单施有机肥和不施肥处理可降低N含量;(2)3次测产都以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火龙果单果重量最高,第3批次测产时,分别比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和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5.66%、13.66%和48.83%;(3)单施有机肥可明显提高火龙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并可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可提高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综合考虑火龙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以化肥有机肥配施效果最佳。

    2018年05期 v.38;No.249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台优宿根蔗试验初报

    陈用;韦维;韦晓;罗奥柔;韦贵剑;陈燕;蓝现丹;莫乘宝;

    探讨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台优宿根蔗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影响,为宿根蔗地种茎直接补种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直接利用桂辐98-296和台优种茎对台优宿根蔗地进行补种,观察并记载其生长过程,调查补种的桂辐98-296、台优以及宿根台优的各项农艺性状,分别测定蔗茎含糖量。结果显示。桂辐98-296补种处理平均产量为83 355.45 kg/hm2,台优补种处理平均产量为75 710.55 kg/hm2,空白对照宿根台优平均产量为69 490.95 kg/hm2,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砍收时,补种的桂辐98-296蔗糖分含量为14.80%;补种台优的蔗糖分含量为14.58%;宿根台优的蔗糖含量15.20%;桂辐98-296的糖分含量和宿根台优差异不显著;补种台优糖分含量和宿根台优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台优宿根蔗,可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同时甘蔗工艺成熟期,蔗糖分含量也和宿根台优相当,因此桂辐98-296可作为台优宿根蔗地种茎直接补种品种。

    2018年05期 v.38;No.249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木薯种茎长度与节点数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易怀锋;熊贤坤;段春芳;宋记明;姜太玲;娄予强;张林辉;沈绍斌;刘倩;李月仙;周迎春;刘光华;

    为了探究不同的种植种茎长度和节点数对木薯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华南9号木薯为材料,对木薯种茎的长度(L)和节点数(S)分别设置3个处理(L1、L2、L3和S1、S2、S3)共计9个组合,按照相同管理方式种植。结果表明:木薯种茎的节点数与株高、茎粗、第一分支高度、茎秆叶鲜重、鲜薯重和鲜薯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种茎的长度与茎秆叶鲜重和第一分支高度显著相关,增大木薯种茎长度可以提高鲜薯重、茎秆叶鲜重及第一分支高度,试验中处理L3S3鲜薯重比对照(CK)高9.8%,茎秆叶鲜重比对照高19.1%,第一分支高度比对照高10.5%。

    2018年05期 v.38;No.249 20-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辣木花粉活力研究和花粉散粉动态观察

    罗会英;赵琼玲;韩学琴;邓红山;廖承飞;金杰;

    本试验以辣木为材料,研究辣木花粉活力研究和观察花粉散粉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辣木花粉粒从闭合到散开需历时2 h,辣木花丛花蕾期到花瓣除开期花粉活力都较高,花粉活力均在60%以上;低温可延长辣木花粉的贮存时间,在4℃低温下可贮存6 d。本研究可为辣木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018年05期 v.38;No.24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海南三七的矮化效果

    李冬梅;刘小飞;

    以海南三七的组培苗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丁酰肼浇灌植株基部,探究其矮化效果及对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0、300和500 mg/L多效唑各浇灌1次,可使海南三七的株高变矮46.6%~65.6%,株幅变少22.5%~32.9%,主芽基茎增粗10.1%~14.1%,而且植株紧凑、叶色亮丽,观赏价值高;而使用100、300、500 mg/L多效唑浇灌2次,植株生长严重受阻;使用100、300、500 mg/L丁酰肼和矮壮素浇灌1次和2次,均不能矮化海南三七。

    2018年05期 v.38;No.24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口人工肉桂资源分布现状及更新能力分析

    周劲松;只佳增;兰明;钱云;陈鸿洁;

    河口是中国最适合肉桂生长的几个地区之一。从20个世纪50年代以来,肉桂曾经是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的热点,也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肉桂种植利润的下降,科研关注点的转移,人们逐渐退出对肉桂的经营,肉桂被其他热带作物替代;其次,城镇化的发展,基建用地的侵占,都使肉桂资源大面积的被破坏。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目前河口人工肉桂资源的分布现状,然后,对现存人工肉桂的自然更新能力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存人工肉桂林自然更新能力差,更新方式有种子更新和萌生更新同时存在;林中以萌生更新为主;林缘地带有种子更新,但都"只见苗,不成树"。无论以哪种更新方式都无法有效地实现种群更新和扩大。

    2018年05期 v.38;No.249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与品种资源

  • 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邢文婷;陈培;董晓娜;许奕;杜丽敏;

    为探讨台湾牛樟腋芽增殖系数和丛生芽长势的变化情况,分析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分化的影响,以2年生台湾牛樟为母树,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对腋芽(芽长≥1.0㎝)进行多种激素配比试验。多激素配比试验表明:细胞分裂素与2,4-D组合诱导的台湾牛樟腋芽褐化率较高,腋芽增殖受到抑制;各细胞分裂素对腋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ZT>TDZ。6-BA诱导增殖试验表明:增殖系数与腋芽褐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6-BA 3.5 mg/L处出现最高峰值。6-BA与ZT组合试验表明:以6-BA 2.0 mg/L和ZT 1.5 mg/L组合的增殖系数最高,腋芽增殖系数3.96,腋芽褐化率整体上明显下降。在台湾牛樟增殖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对其影响较大,其中以6-BA影响最大;6-BA与ZT组合可降低腋芽褐化率,整体上增殖系数提高,芽长势较好。

    2018年05期 v.38;No.249 39-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参薯组织培养的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

    蒙真铖;苏翠;杨曦;孔得信;

    以参薯茎段为研究材料,使用0.1%Hg Cl2进行不同消毒时间的消毒处理,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参薯无菌苗的诱导、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薯茎段以0.1%Hg Cl2消毒7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低,存活率及发芽率较高;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GA30.1 mg/L+AC 1.0 g/L+蔗糖3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IBA 0.5 mg/L+蔗糖25 g/L+AC 0.5 g/L;添加0.5~1 g/L的AC能有效减小参薯组培苗的褐化。

    2018年05期 v.38;No.249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基因型可可资源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秦晓威;李付鹏;郝朝运;贺书珍;赵溪竹;赖剑雄;谭乐和;宋应辉;

    以普通可可CCN51和香型可可arriba为试材,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揭示不同基因型可可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CN51和arriba可可香气成分均由烯烃类、酸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组成,其中CCN51含有37种香气物质,arriba含有33种香气物质,主要以乙酸、苯乙醇、乙酸异戊酯、苯甲醛等物质为主。二者共有物质28种,2-戊醇、3-蒈烯、月桂烯、2-庚酮、2-庚醇、壬醛、2,3,5-三甲基吡嗪、乙酸、芳樟醇、2,3-丁二醇、苯乙酸乙酯和己酸等17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可可香气成分组成种类相同,但香气成分物质组成及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和优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18年05期 v.38;No.249 49-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斛样品中几种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张丽萍;李国明;李仕娇;王应清;李守岭;李桂琳;

    采用标准方法对21种石斛样品进行了粗灰分、全氮、全磷、钙和镁等5种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粗灰分平均含量为3.03%~7.49%,全氮含量为0.06%~1.32%,全磷含量为0.06%~0.29%,钙含量为0.62%~1.54%,镁含量为0.01%~0.09%。通过对这5种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为石斛种植过程中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05期 v.38;No.249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孢蘑菇新品种筛选试验与示范研究

    袁滨;柯丽娜;洪丽明;张志鸿;连燕萍;赖碧梅;

    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2个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和福蘑38),对其进行品比试验及示范研究,以As2796为对照,比较其产量、菇质、形态特征等,分析其在闽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品比试验结果显示2个新菌株的菌丝长势和菇质均要优于对照。规模示范栽培结果显示福蘑38平均产量为18.4 kg/m2,比对照增产7.9%。菌种播种后萌发快,出菇早,转潮较明显;子实体多单生,平均单粒重23.6 g,子实体结实,不易开伞,鲜菇商品性状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双孢蘑菇新菌株福蘑38可以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2018年05期 v.38;No.249 62-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环境与植物保护

  • 芋双线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只佳增;钱云;陈鸿洁;周劲松;

    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Fabricius)]在河口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寄主附近土壤中越冬。第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见于5月中旬,持续到11月初。7~9月为该虫害高发期。该虫幼虫发育分为5个龄级,4、5龄级生长快,食量大,是虫害的主要危害期;其发育历期与温度有关,第1代历期最长,平均为42.7 d,第2代最短,平均为29.4 d。

    2018年05期 v.38;No.24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稳达防治芒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唐允博;

    为丰富防治芒果炭疽病的药剂种类,选取稳达杀菌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发现41%稳达SC稀释500倍时防效最佳,达86.61%,可以在芒果上推广使用,作为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常规杀菌剂替代品种。

    2018年05期 v.38;No.24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南淮山炭疽病和甘薯斜纹夜蛾飞防效果评价

    刘迎;潘波;姜蕾;王冰洁;林勇;

    为探索无人机在淮山和甘薯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MG-1型八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露娜森防治淮山炭疽病、除尽防治甘薯斜纹夜蛾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无人机喷洒对淮山炭疽病和甘薯斜纹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加入飞防助剂后,增加了药液润湿面积,增大了雾滴覆盖率和体积中径,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2018年05期 v.38;No.249 74-7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保亭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刘丽;张峰;符勇;唐庆华;李朝绪;覃伟权;

    保亭县是海南省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有害生物对保亭林业资源的危险性日益增加。为摸清海南省保亭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程度,于2015~2016年的5~8月对全县内9个乡镇和6个国营农场内的林木、苗圃、木材加工厂和绿化带展开调查,调查林种涉及生态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及各种观赏绿化苗木。结果发现有害生物26种,包括虫害15种、病害9种、草害2种。其中,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7种,其它有害生物16种。主要有害生物有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槟榔黄化病(yellow leaf disease)和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

    2018年05期 v.38;No.249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林业科学与园艺园林

  • 五指毛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劳景莉;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

    五指毛桃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其根可以煲汤,在临床医学中也常作为药物使用。它具有黄酮类、香豆素类等较多的活性成分及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抗氧化、补益、提高免疫力、消炎镇痛等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消化和呼吸系统。目前,五指毛桃被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如用来制作食品、保健品等。本文综述五指毛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五指毛桃的药用价值,而且有利于对其更深入的开发与利用。

    2018年05期 v.38;No.249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海南东北部木麻黄人工林树高曲线研建

    陈毅青;薛杨;王小燕;宿少锋;林之盼;王霞;

    以海南东北部地区系统抽样样地获取的木麻黄人工林内216株林木为样本,选用6种常用的精度较高的树高曲线方程进行模拟木麻黄的树高曲线,通过决定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预估精度4个统计量以及残差图检验,得到海南省木麻黄人工林树高曲线为H=1.3+30.217×e-8.790/D。研究为通过胸径迅速准确获得木麻黄的树高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木麻黄人工林的生长收获以及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2018年05期 v.38;No.249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城镇园林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孔焱焱;史佑海;杨众养;农寿千;林作武;许晶;

    对海南12个市县城镇园林中木兰科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城镇园林中应用的木兰科植物共有3属10种,其中以白兰的应用数量最多,其次是含笑和二乔木兰;以海口市应用的木兰科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在各植物园和树木园引种栽植的木兰科植物有7属42种。木兰科植物在海南城镇园林中的应用种类和数量均较少。由于气候或土壤的原因,个别木兰科植物在海南的适应性较差。

    2018年05期 v.38;No.249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信息

  • 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发展的智库建设思考

    刘锐金;王成丽;符莉;

    加强热带高效农业智库建设,有利于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对政府决策、行业发展和知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海南热带农业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的问题,全省热带农业战略研究力量弱且分散,还无法很好地开展前瞻性研究。本文提出了通过智库建设提升热带高效农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2018年05期 v.38;No.249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投入产出视角下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叶露;李玉萍;梁伟红;张慧坚;

    以海南省2002年、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模型,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投入产出系数,分析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实证研究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表明:(1)海南省农业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旅游业为中间产品型产业,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程度不高,但在逐年增强;(2)农业对旅游业的供给推动作用大于需求拉动作用,旅游业对农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供给推动作用,旅游业相对农业来说辐射力更强,对农业的推动力和拉动力更大且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具有更强的向农业主动融合的动力;(3)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低于全部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高于全部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农业的影响力低于全部产业影响力平均水平,且影响力大于感应度;(4)海南省农业产品价格上升对旅游业产品价格影响较大,反之较小。

    2018年05期 v.38;No.249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激发联盟活力 助力产业发展——以热带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

    陈金花;尹俊梅;赵道薇;杨光穗;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程度,促进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热带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09年,经过近8年的发展,该联盟在日常工作运转、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建设、工作计划等方面都取得值得肯定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该联盟发展以来在助力热带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总结出联盟会员之间存在合作动力不足、运行经费有限、创新活动不活跃等关键问题,并从机制、政策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激活联盟活力,发挥联盟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为海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8年05期 v.38;No.249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陵水县规模化农业生产种养平衡分析

    欧玮祺;吴根义;罗惠莉;佘磊;姜彩红;郭玲;

    通过对海南省陵水县规模化种植、肥料施用、畜禽养殖、有机肥使用等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实地调研,了解陵水规模化农业生产种养情况,计算农用地完全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有机肥用量。结合耕地畜禽负荷预警值标准,发现当预警值取0.45时,陵水县临界畜禽养殖量为1 781 916头当量生猪,表明实际养殖量处于环境承载范围内。该结论为达到陵水县种养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8年05期 v.38;No.249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