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专家预警

  • 短评:警惕橡胶条溃疡病再次流行

    文衍堂;李锐;吴雄伟;梁艳琼;李建辉;杨开样;贺春萍;

    根据最近有关橡胶条溃疡病的报道和实地调查,推测海南省橡胶条溃疡病存在再次流行的风险。建议普查,以便对病害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评估。

    2018年03期 v.38;No.247 1-2+1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耕作与栽培

  • 不同赤霉素浓度对澳洲坚果种子萌发后根系形态的影响

    孙寅虎;李芹;张光勇;刘学敏;杨绍琼;邓成菊;高梅;陈伟强;李伟;杜浩;李宗锴;

    为了明确赤霉素对澳洲坚果种子萌发后根系形态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澳洲坚果‘O.C’种子,在沙床上培养50 d后,对种子萌发数、株高、茎粗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用根系分析软件Win RHIZO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赤霉素处理后,澳洲坚果种子的萌发率、株高及茎粗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300 mg/L处理的萌发率最高、茎粗最大,而株高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高。(2)处理后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大于对照组;当赤霉素浓度大于300 mg/L时,根系长度达到谷值,但是根系平均直径达到峰值,说明当赤霉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300 mg/L)时,先会抑制根系的纵向生长,促进根系的横向生长;超过峰值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又会抑制根系的横向生长,促进根系的纵向生长。(3)不同浓度处理后,粗根(L>4.0 mm)根长均大于对照,而细根(0<L≤2.0 mm)除300 mg/L处理的略小于对照,其余处理都大于对照,以500 mg/L处理最大;细根和粗根的根系表面积均大于对照,说明赤霉素对澳洲坚果的粗根及细根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2018年03期 v.38;No.247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云南咖啡主栽区土壤肥力现状初评

    赵明珠;萧自位;李锦红;张洪波;吴婷;唐谨;郭铁英;马关润;白学慧;

    对云南咖啡主栽区的土壤进行野外采集和室内分析,采集57个土壤样品进行肥力指标测定和分析比较,采用客观真实的单项系数和内梅罗综合系数法来反映各咖啡主栽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咖啡科学施肥,优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云南咖啡主栽区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5、29.96 g/kg、151.2、27.13、125.83和339.40 mg/kg;初步评价云南咖啡主栽区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中等,碱解氮很丰富,速效磷丰富,速效钾中等,缓效钾缺乏,土壤的供钾潜力不足;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异程度按土壤pH、碱解氮、缓效钾、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的次序递增。云南咖啡主栽区的土壤综合肥力整体一般。

    2018年03期 v.38;No.247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庄辉发;顾文亮;王辉;罗明丰;赵青云;朱自慧;邢诒彰;宋应辉;

    以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混合花芽和花芽的功能叶为对象,对功能叶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生长素IAA具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具有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脱落酸ABA具有先促后抑的作用。

    2018年03期 v.38;No.24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赵琼玲;金杰;罗会英;韩学琴;邓红山;何璐;沙毓沧;袁理春;

    以颜色差异明显的4份余甘子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花色苷、p H值、总糖、总酸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指标与果实着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花色苷呈显著负相关,果实中期,4份种质外果皮颜色从粉红到翠绿,叶绿素含量从低到高,花色苷含量从高到低;总糖与总酸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余甘子18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总糖含量增加,总酸降低,但余甘子28、37、167表现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总糖、总酸呈下降趋势。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铺反光膜、摘除遮荫叶片等方法促使花色苷合成,使叶绿素提前降解,达到改良果皮颜色的目的。

    2018年03期 v.38;No.24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清水二次浸种处理节瓜种子打破休眠试验初报

    邓彩联;林锦英;谢伟平;乔燕春;谭雪;

    通过对贮藏约7个月已过休眠期的节瓜种子进行常温清水一次浸种、新鲜种子常温清水二次浸种,研究其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时间影响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以浸种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清水二次浸种4 h处理对打破节瓜种子休眠最有效,平均发芽势达70.7%,发芽率达86.8%。

    2018年03期 v.38;No.247 25-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水溶肥对‘翔凤’蝴蝶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尤毅;陈和明;刘金梅;钟荣辉;肖文芳;李佐;陈香罗;朱根发;吕复兵;

    使用含N、P_2O_5和K_2O比例不同的5种商品水溶性肥料1 000倍液进行淋施,研究其对不同苗龄的‘翔凤’蝴蝶兰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20与15-10-30的水溶肥交替使用更适宜1.5寸苗的生长;2.5寸和3.5寸苗使用20-20-20或30-10-10的水溶肥效果更好。

    2018年03期 v.38;No.24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3个葡萄品种在海南西部地区的产量和品质比较

    刘莹莹;袁淑娜;张志扬;符家杰;陈允后;杨开样;周兆禧;

    以巨玫瑰、阳光玫瑰和夏黑3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对3个品种在海南西部地区避雨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一年生径围没有显著差异,为9 cm左右。夏黑的综合表现最优,平均单株果穗数为8.6,平均单穗果粒数为75.2,平均单果重为5.13 g,平均总糖含量为17.15,综合表现其次为阳光玫瑰和巨玫瑰。3个品种均适宜在海南西部地区不同规模推广种植。

    2018年03期 v.38;No.24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颜色防虫网小气候差异对菇娘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陈连珠;张雪彬;黄小燕;杨小锋;

    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白色、绿色、棕色、黑色防虫网对菇娘生长、品质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虫网覆盖最大温差较对照均有所提高,日平均温度较对照降低;光照强度较对照降低,且随防虫网颜色的加深光照强度逐渐减低;覆盖防虫网提高菇娘叶片的SPAD值,且白色和绿色防虫网覆盖的菇娘株高显著大于对照;防虫网覆盖的菇娘Vc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提高,单果重较对照均降低;白色防虫网覆盖的菇娘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均最高,显著大于对照;而绿网处理菇娘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30.1%,其次为白网处理,增产119.2%。综合生长、产量及品质因素,菇娘设施栽培以绿色和白色防虫网覆盖较适宜。

    2018年03期 v.38;No.247 38-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牛大力种子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

    韦荣昌;吴庆华;闫志刚;白隆华;姚绍嫦;黄浩;翟勇进;施力军;潘丽梅;黄芩芬;

    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对牛大力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种子质量及检验、包装、标识、贮藏、运输和档案记录等方面进行规定,明确各个生产过程的最优方法和指标,以规范牛大力种子的生产,为提高牛大力种子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2018年03期 v.38;No.24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与品种资源

  • 橡胶树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优化

    戴雪梅;杨先锋;辛士超;成镜;彭素娜;华玉伟;

    分别以橡胶树GT1种子实生苗古铜期、变色期、淡绿期和稳定期4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原生质体的酶解分离研究,同时分析比较不同酶组合、酶解时间和甘露醇浓度等主要因素对橡胶树叶片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影响,建立高效稳定的橡胶树叶片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为进行橡胶树外源基因瞬时表达及CRISPR基因编辑等研究快速提供高产优质的原生质体。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变色期叶片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分别为14.8×10~7个/g FW和97.3%;其次为古铜期叶片,可达到8.6×10~7个/g FW和95.2%;淡绿期和稳定期叶片原生质体的产量非常低,活力也相对较低,分别仅有3.4×10~5个/g FW和89.5%、7.2×104个/g FW和80.6%。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合变色期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条件为:酶组合为2%纤维素酶+0.6%离析酶、酶解时间为6 h、甘露醇浓度为0.6 mol/L,此时橡胶树叶肉原生质体的产量可高达19.7×10~7个/g FW,活力约为97.6%。

    2018年03期 v.38;No.247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主栽红心火龙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王彩霞;谢良商;卢丽兰;符传良;潘孝忠;李向宏;肖彤斌;

    测定海南省主栽的3种红肉火龙果果肉中营养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火龙果中N、P、K、Ca、Mg、Fe、Mn、Cu含量差异不显著,Mg、Zn、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差异显著。与金都一号、大龙火龙果比较,长红火龙果果实K、Fe、Mg、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均较高。综合而言,长红火龙果品质最优。

    2018年03期 v.38;No.24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蝶形花科植物调查

    杨婧;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汪金梅;

    调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共有30属39种。对这39种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测量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调查了校园内分布数量最多的3种树木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和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数量、分布及长势,研究分析其在校园园林应用的特点,并对海南大学校园内蝶形花科植物的园林绿化应用提出建议。

    2018年03期 v.38;No.247 57-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潞江坝干热河谷区3个咖啡品种果实性状调查

    武瑞瑞;李贵平;李亚男;杨阳;黄健;张晓芳;高贤玉;黄家雄;

    为研究不同品种咖啡豆质量的好坏,测量保山市潞江坝热经所引进的3个咖啡新品种的鲜果果实性状,对3个引进咖啡品种鲜果和种子物理性状的纵径、横径、重量以及果皮重和果皮厚进行邓肯检测和相关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咖啡豆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种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有差异。从3个品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结出,咖啡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正相关;种子重与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正相关;果皮重,每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品种1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品种2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呈负相关;品种3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3个引进品种的咖啡果实没有表现出优异性,建议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2018年03期 v.38;No.247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香水椰子主要香味化合物2AP的研究进展

    吴玉双;李静;吴翼;许丽菁;杨耀东;

    香水椰子(Cocos nucifera L.)是绿矮椰子中的一个突变品种,因具备特殊的香味而在市场中备受青睐。研究发现它的香味主要成分是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这对于具特殊香味椰子品种的早期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2AP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2AP在其他作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2AP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2AP相关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8年03期 v.38;No.247 70-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澳洲坚果研究现状

    刘黔英;

    从澳洲坚果的引种、品种选育、繁殖技术、栽培生理、栽培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综述中国澳洲坚果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与国外澳洲坚果科研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并对澳洲坚果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2018年03期 v.38;No.247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环境与植物保护

  • 假臭草和胜红蓟提取物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周怡;陈雅婷;王奇志;余岩;

    为了更好地利用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R.M.King&H.Rob.]与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本文筛选了2种入侵植物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的最适提取浓度,检测抑菌活性高的提取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死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评价其抑菌的热稳定性、紫外光辐射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假臭草茎叶的70%乙醇提取物[抑菌圈直径(34.70±0.93)mm]及胜红蓟叶的50%乙醇提取物[抑菌圈直径(30.95±1.30)mm]抑菌活性高,MIC值分别是0.78和3.13 mg/m L,MBC值是3.13和25.00 mg/m L,并且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光辐射稳定性,假臭草提取物的氧化稳定性优于胜红蓟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高的2种入侵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稳定性,在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2018年03期 v.38;No.247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云南干热河谷区潞江坝香蕉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

    王永芬;陈娟;张翠仙;王美存;娄予强;张惠云;柏天琦;俞艳春;

    2014~2016年,对潞江坝试验基地进行香蕉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病虫害17种。其中真菌性病害4种,病毒性病害1种,根结线虫病害1种,昆虫类虫害11种。对病虫害的病原、田间特点、发生条件进行了详细描述,为香蕉病虫害诊断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38;No.247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学物质对黄曲条跳甲的行为活性研究

    唐良德;黄文枫;

    信息化学物质在调控昆虫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用活性化学物质开发害虫引诱剂和驱避剂是实现害虫防治的重要途径。采用"Y"型嗅觉装置测定了13种信息化学物质及其不同浓度(V/V)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成虫的行为趋性反应,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对植物醇、芳樟醇、10-2香叶醇、10~(-4)罗勒烯、10~(-6)β-石竹烯、10~(-6)月桂烯、10~(-6)水杨醛、10~(-6)反式-2-己烯醛、10~(-4)烟酸乙酯、10~(-6)烟酸乙酯具有极显著的趋向反应(p<0.01),对10-2叶醇、10-2烟酸乙酯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p<0.05);反之,对10~(-4)叶醇、10~(-6)叶醇、10~(-6)香叶醇、10-2β-石竹烯、10-2月桂烯、10~(-4)水杨醛、10-2和10~(-4)反式-2-己烯醛具有极显著的驱避反应,对10~(-4)β-石竹烯表现出显著的驱避反应。不同浓度同一化合物对黄曲条跳甲的吸引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化学物质有效监测和防治该害虫提供基础资料。

    2018年03期 v.38;No.247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土壤重金属对工业大麻影响研究进展

    吴耀坤;田中艳;李泽宇;郭丽;李建英;王明泽;周长军;陈井生;马兰;于吉东;王晓飞;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土是当前多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近年来,工业大麻以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且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保护作用的特点而成为修复重土壤金属污染的植物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了修复植物工业大麻在重金属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性别、四氢大麻酚、纤维性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就土壤重金属对工业大麻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环境治理、工业大麻新品种选育及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指导。

    2018年03期 v.38;No.247 99-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园林园艺

  • 同位素内标液质联用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的氯丙嗪残留量

    吴基任;李成;谭高好;莫秋岸;徐彬;

    建立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Chlorpromazine)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方法。样品用乙腈和水(80/20)超声波提取后,用Waters Oasis PRi ME HLB小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基质校准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在0.1~2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8。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9.1%~93.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8%。检出限(S/N=3)为0.1μg/kg,定量下限(S/N=10)为0.3μg/kg。

    2018年03期 v.38;No.247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种植模式对不同香茅品种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秦荣秀;周丽珠;陈明江;曾永明;

    为考察不同种植模式对不同香茅品种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跟踪检测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同香茅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香茅最佳采收期均为种植后的6个月,种植的最优模式均为双排起垅。不同的香茅品种在同一种植模式下绝干含油率差别较大,绝干含油率的大小顺序为:中国柠檬香茅≈越南香茅>澳洲香茅。

    2018年03期 v.38;No.247 109-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野牡丹科观花植物在广州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倪建中;张继方;何仲坚;李许文;王伟;代色平;

    对广州市园林绿地种植的野牡丹科观花植物进行种类、应用频率、应用形式和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野牡丹科观花植物有11个种类品种,最常见的是巴西野牡丹和角茎野牡丹,应用形式主要为散点植和丛植。存在的问题有应用种类单调、乡土种开发利用少、总体应用频率低、种植数量少等。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新优观花种类品种,并提出加强野牡丹科乡土观赏植物的利用、加强选育种和注重养护的建议。

    2018年03期 v.38;No.247 112-11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信息

  • 澄迈县热带特色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符小琴;符宗立;王明月;

    从组织保障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疫情疫病监测控制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预警通报与应急管理体系、诚信管理体系、推广销售体系等8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澄迈县热带特色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以期对县域热带特色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提供可借鉴的试点经验。

    2018年03期 v.38;No.247 118-12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CI-E的荔枝文献分布研究及分析

    孙海燕;胡小婵;张慧坚;

    以Web of Science平台上Thomson ISI所出版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E)数据库为依据,对1997~2016年在SCI-E收录的荔枝相关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的出版年份、文献类型与语种、学科领域及来源、研究机构与项目资助、国家或地区分布及作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SCI收录的荔枝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文献以英语、期刊文献为主;主要学科领域是园艺学、食品科学、植物学等;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的《ACTA HORTICULTURAE》期刊;发文较多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华南农业大学;发文量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蒋跃明教授。说明近年来荔枝主产国的科研能力在日益加强,但发文质量较低,需进一步提高发文学术影响力。

    2018年03期 v.38;No.247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依托德宏优势发展中草药产业的思考

    杨俊华;唐李军;陈以相;何龙源;张国云;

    以分析中草药消费市场需求及中草药生产基本情况为基础,对德宏州发展中草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中草药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德宏品种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依托当地民族传统医药体系及产业发展基础等优势发展中草药的建议,为德宏州中草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38;No.24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茁壮成长的橡胶林生态科学研究团队

    <正>一研究团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橡胶林生态科研团队由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橡胶园生态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吴志祥博士作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围绕橡胶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植胶环境效应评估、生态遥感技术研发、中国宜胶地种植区划及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多功能生态胶园建设研究与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等开展工作。

    2018年03期 v.38;No.247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