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荣;程世敏;马光恕;黄丽娜;陈业渊;
研究白天遮荫及晚上补光对香蕉假植大苗培育的影响,为确定最佳育苗光照条件提供理论依据。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香蕉假植大苗的假株高、假茎粗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丙二醛、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遮荫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而白天遮荫60%,晚上补光4 h,可以弥补白天遮荫导致的光照不足,使假植大苗保持较好的长势,且其叶绿素含量较全光照(CK)提高15.48%,还能显著降低香蕉假植大苗丙二醛含量,较CK处理降低22.25%,脯氨酸含量较CK提高41.80%,明显促进抗性酶POD和SOD活性增加,分别为CK的1.48及1.30倍。为本试验条件下得出较适宜香蕉大苗生长的光照条件。
2016年05期 v.36;No.22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和平;补建华;胡桂兵;
以‘双肩玉荷包’荔枝为试材,研究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善‘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外观,并能提高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果皮质量与种子质量,提高可食率,是提高果实综合品质和商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2016年05期 v.36;No.225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覃姜薇;唐群锋;曹启民;赵春梅;黄露茹;刘志崴;
对海南文昌66个胡椒园0~30 cm的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文昌胡椒园土壤p H明显偏低,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为丰富,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严重缺乏。
2016年05期 v.36;No.225 13-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杰;王博;杨昌鹏;赵小龙;
于2005年引进的10 000株红马叙葡萄柚在广西南宁栽培试种,并建立葡萄柚试验示范园。经多年的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第3年开始结果,适应广西南宁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具有外观漂亮、丰产优质、经济效益较好、适合本地发展等特点。并初步总结出一套包括建园、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实套袋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年05期 v.36;No.22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红竹;郑国亮;刘海林;林清火;罗微;
缓/控释肥料具有减少养分淋失、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尤其迅速,是今后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介绍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分类和质量评价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016年05期 v.36;No.225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秦洪波;郭伦发;王新桂;江新能;李倩;蒋成博;
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油梨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综合苗高、地径、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质量等测定结果来确定最佳的配方施肥组合。结果表明,各个配方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梨幼苗干物质积累、地径和根系活力等促进效果最好的组合为N_2P_3K_2,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25g/kg;对油梨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好的组合为N2P3K1,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125 g/kg。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试验得到的最优配方施肥组合为N_2P_1K_1,即尿素为1.0 g/kg,过磷酸钙0.25 g/kg,硫酸钾0.125 g/kg,N∶P_2O_5∶K_2O约12∶1∶2。
2016年05期 v.36;No.22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宋付平;黎明;刘实忠;
以红掌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替代草炭减量作为无土盆栽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介质替代草炭,降低草炭含量的基质配方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初步筛选出适宜红掌生长开花的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优化组合体积配比为熟料介质40%+草炭60%。用该熟料介质替代草炭,使得草炭减量的红掌无土盆栽基质是可行的。
2016年05期 v.36;No.22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龚治;周世豪;马华博;张亚楠;符悦冠;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是中国重要的蔬菜害虫,但其DNA甲基化研究尚未见报道。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是研究DNA甲基化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酶切反应、连接、PCR扩增和引物筛选等条件优化,建立瓜实蝇MSAP反应体系,即:120μL酶切体系中加入10 U的限制性内切酶与600 ng基因组DNA,于37℃酶切反应过夜;220μL连接体系中加入T4连接酶1 U,HpaⅡ-MspⅠ-adapter接头50 pmol,Eco R I-adapter接头5 pmol,并于16℃反应12 h;3连接产物稀释后进行PCR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再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结果。通过该体系筛选出适用于瓜实蝇基因组DNA甲基化多态性研究的6对引物;瓜实蝇MSAP体系为瓜实蝇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6年05期 v.36;No.225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武;刘建华;李高科;卢文佳;李余良;高磊;胡建广;
为探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近等基因系植株生育后期源库关系,进一步阐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以2组种子活力差异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与lv1、hv2与lv2为试材,研究其生育后期叶"源"和籽粒"库"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高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和hv2)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较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吐丝后,种子活力高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和hv2)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高。研究还表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光合生理特性(除叶绿素b含量外)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吐丝后30 d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因此,适度较强的叶片光合生理,保证光合产物的高效积累,降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提高甜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
2016年05期 v.36;No.225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丹;李昆华;王琳;李巧玉;岳健;
从云南多地收集的16份野生铁皮石斛材料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1份材料,再通过自交在后代中筛选出优良单株,经过组培扩繁后种植3 a,对该品系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品系的8个外观性状、4个数量性状和1个质量性状都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多糖含量高达47.65%,且该品系单株和群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较高。之后,该品系被命名为‘青谷1号’,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的认定。
2016年05期 v.36;No.225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河龙;张世清;高建明;郑金龙;刘巧莲;易克贤;
对46份芦笋种质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至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9.87%、15.38%、11.92%;二级分枝长度、主茎粗、二级分枝数、二级分枝粗、一级分枝粗、鳞片宽、笋鳞片长度、笋粗、笋鲜重、第1分枝以下的鳞片数量、第1分枝高度是芦笋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也是芦笋选育种形态性状选择上关注的重点。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将46份芦笋种质分为两大类:Avalim、Pacific Endeavour、Pacific Peak、Backlim、Pacific Challenger 2、硕丰、JK107、Herkolim、Thielim、京绿芦1号、JK101、Precoce、Pacific 2000归为一类,其余33份种质归为一类。
2016年05期 v.36;No.225 55-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殷爱华;李鑫;万利鑫;陈杰;赵鸿杰;
分析NAA、IBA及2种激素等体积混合溶液对金花茶圈枝繁殖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等体积混合激素溶液1 000~1 500 mg/L能明显提高金花茶圈枝繁殖苗的生根率,达到95%以上。该技术简化了操作程序,可节省人力,在基质方面也节约了生产成本,可直接应用于金花茶苗木大规模生产。
2016年05期 v.36;No.22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夏媛;王玉英;苏畅;茅云枫;李枝林;
以兰花‘霞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和白光(W)等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光对组培苗进行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红蓝绿复合光(RBG)、单色红光(R)和红蓝复合光(1RB)对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数、根长、根数等有影响,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1RB处理下植株的干重显著高于CK。(2)与CK相比,在白光光源(W)下,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霞光’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之下,LED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的‘霞光’组培苗长势最好,可替代普通荧光灯光源,作为‘霞光’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2016年05期 v.36;No.225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宾珍兰;汤丹峰;周瑞阳;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2016年05期 v.36;No.225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磊;马华博;牛黎明;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是为害果蔬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诱黏剂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缺乏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田间开展了10种物理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10种诱黏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作用最强,其中佳果多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其次为黏王和神捕。研究还发现,诱集的实蝇大多为雄虫。佳果多、黏王以及神捕可用于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治。
2016年05期 v.36;No.22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梅;成文章;李忠恒;强继业;蒋智林;
在思茅南岛河咖啡试验示范场,调查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微生境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的发生危害。结果表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危害定植后5 a以上的咖啡树。在思茅一年发生1代,幼虫期296~322 d,由于发育进度不同,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在不同微生境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分布于靠近杂木林及阳坡的咖啡地。成虫喜在温度高的中午及阳光直射的咖啡树上活动。天敌黑足举腹姬蜂(Prislauacus nigripea Kieff)寄生灭字脊虎天牛幼虫,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016年05期 v.36;No.22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劳有德;陈川;
油梨根腐病是油梨根部重要病害,近年来逐渐增多,严重时可造成油梨整株死亡,已成为油梨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目前广西已发现有4种油梨根腐病,是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重点介绍4种油梨根腐病的特点、发生、病因、症状等,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面介绍油梨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2016年05期 v.36;No.22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璐丽;周汉林;王定发;
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3种姜科植物(砂仁、草豆蔻和高良姜)乙醇提取物对5种鸡、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姜科植物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鸡和猪大肠杆菌、鸡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15.6、62.5 mg/m L。说明3种姜科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鸡、猪5种常见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杀效果优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2016年05期 v.36;No.225 90-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欣;陈光英;陈文豪;韩长日;宋小平;吴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黄芩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挥发油进行抗菌活性测试和MTT比色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海南黄芩挥发油中分离得到71个峰,鉴定了其中的5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42%,其主要成分为:10S,11S-雪松醛-3(12),4-二烯(15.3%)、石竹烯(7.92%)、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6.99%)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6.54%)。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海南黄芩挥发油对白色葡萄球菌等7种菌株未显示抑制活性,而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6.56和29.21μg/m L。海南黄芩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表明,海南黄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2016年05期 v.36;No.22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唐思静;姜云;李东升;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对羔羊增重和腹泻的影响。选取处于同一生长水平的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组分别添加Ⅰ型酸化剂、Ⅱ型酸化剂,添加量均为9 kg/t,对照组为不添加酸化剂组。试验预试期5 d,正式期28 d。结果表明:补饲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羔羊体重,降低腹泻率,其中以添加Ⅱ型酸化剂组效果最好。
2016年05期 v.36;No.225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