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水分对芒果叶片、产量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国银;魏军亚;刘德兵;陈业渊;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加剧和水资源日益匮乏,干旱对世界范围内的作物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综述近几年水分对芒果叶片、枝梢生理生化的影响及灌溉对芒果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含量的影响。探讨水分对芒果生理及果实品质的研究,为以后芒果生产实践奠定一定基础。

    2015年10期 v.35;No.21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植物外源激素处理对香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秋燕;张瑜;严琳玲;罗小燕;白昌军;

    利用不同外源激素处理香茅种子,记录其萌发状况,探索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香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A3浓度为10和25 mg/L时,6-BA浓度为10和25 mg/L时,2,4-D浓度为10 mg/L时,对香茅种子的萌发均具有促进作用。

    2015年10期 v.35;No.218 6-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研究

    樊燕;

    采用地统计学及GIS技术对三峡库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及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研究,评价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水平。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养分变异较大,但均为中等变异,其中氮的空间变异主要来自结构性因素,而有机质、磷、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来自于随机因素的影响。另外,研究区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均不高,其中有机质、磷、钾非常缺乏,钾大部分区域含量中等,部分地区也比较缺乏。

    2015年10期 v.35;No.21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钙基调理剂对酸化农田土壤的调控效果研究

    侯宪文;张梁;邹雨坤;李光义;

    农田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在强降雨淋溶地区尤为严重。本研究利用硝酸磷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制造的低p H值土壤调理剂来改良酸化土壤。结果表明:该调理剂按用量1 g/kg(折合亩施150 kg)即可显著地提高土壤p H值,且其在不同p H值土壤上的施用效果有所差异;施用后短期内存在返酸现象;该调理剂与约一半用量的生石灰的调控效果相当;调理剂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异;施用调理剂对土壤有效钾的影响不显著。

    2015年10期 v.35;No.21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与品种资源

  • 巴西橡胶树主栽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王明;应东山;王琴飞;李莉萍;张如莲;

    以24个橡胶树主栽品种为试材,从75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4对多态性引物,构建了24个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2~5个数目不等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为4.00个等位基因,PIC平均值为0.48。聚类分析可将24份主栽品种分为三大类,具有相同来源的多数品种聚为一类。24个橡胶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的特定图谱。

    2015年10期 v.35;No.218 19-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份胡椒属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伍宝朵;郝朝运;胡丽松;范睿;邬华松;

    以海南蒟、大叶蒟和球穗胡椒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采样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胡椒种质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600 mg/L Ca(NO3)2、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和100 g/L蔗糖+200 mg/L硼酸+300 mg/L Ca(NO3)2。ME3培养基抑制海南蒟和球穗胡椒花粉萌发,蔗糖、硼酸和Ca2+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胡椒花粉萌发率,硼酸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mg/L),300~600 mg/L的Ca2+浓度对花粉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同时,本研究发现,9:00~10:00或16:30是收集这3种胡椒种质花粉进行杂交试验的较佳时间。

    2015年10期 v.35;No.218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薯蓣属植物遗传多样的研究进展

    吴文嫱;王晓倩;翟李楠;许云;黄小龙;黄东益;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薯蓣种质资源,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薯蓣种质资源开展了大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主要从形态水平、细胞染色体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4个方面综述大薯、山药、黄独、盾叶薯蓣等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介绍薯蓣属植物的经济和育种价值,为薯蓣种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2015年10期 v.35;No.218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与生态学

  • 观赏植物山海带水培配方的研究

    孔维喜;吕维梧;廖承飞;李贵华;钱坤建;何璐;

    以山海带(Dracaena Cambodiana)为研究对象,根据水培植物的基础配方霍格兰德配方,改良配制4种含有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及钙的营养液,开展山海带水培营养配方筛选研究。以清水培养为对照,测定山海带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总鲜重、地上部重、根重,筛选出经济而良好的配方,为山海带无土栽培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结果表明:4种营养液中配方A、B、C是改良的有效配方;从植株生长指标、营养液p H和EC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山海带在配方C中的生长情况最好,而在配方D中长得最差,出现黄化枯死的现象;在生产中选择配方A(总浓度较低)较省成本,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山海带生长前期用配方C,生长后期用配方A,这样既可以使山海带快速生长,满足山海带的生长规律,同时又可以节约成本。

    2015年10期 v.35;No.218 39-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彩叶树种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唐遒冥;龚建英;林茂;莫少花;

    介绍了彩叶树种的定义及成因,实地调查了广西不同区域的彩叶树种种类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为:广西乔木类树种为9种,灌木类树种为21种,草本类树种为17种。受温度的影响,广西由南至北,乔木类彩叶树种逐渐增多,草本类树种逐渐减少,灌木类树种种类基本一致。本文旨在为广西彩叶树种的区域选择及应用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10期 v.35;No.218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昌8个森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洪仁辉;薛杨;王小燕;李敦禧;林之盼;宿少锋;

    以文昌航天发射缓冲区不同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8个不同植被类型,分别设置1 hm2固定大样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半红树林群落树种种类最高,物种多样性最高达到2.38,其次分别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混交林;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层次植物均匀度总体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但天然次生林由于郁闭度较高,林下草本较灌木少,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小于灌木层;红树林物种优势度最小,各物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2015年10期 v.35;No.218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综述

    谷瑶;朱永杰;姜微;

    农林复合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本文从固碳、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土壤肥力、改善空气和水质等6个方面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展开讨论,依次总结了近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各地区对农林系统生态服务的强烈需求以及改善土地利用和减少贫困的愿望,指出提高林农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认识的必要性。

    2015年10期 v.35;No.218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环境与植物保护

  • 火龙果溃疡病菌拮抗细菌的鉴定和发酵培养基优化

    陈静;李少梅;许小玲;苏桐洁;许耀杰;邢益原;易润华;

    采用对峙培养法从来自土壤的136株细菌中筛选得到对火龙果溃疡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HTN-5,抑菌带宽9.0 mm。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拮抗菌HTN-5初步鉴定为皮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从8种培养基中筛选出IFFI培养基最有利于菌株HTN-5形成抑菌活性物质,正交试验优化其成分,得最优配方为:牛肉膏2.50 g/L,蛋白胨10.00 g/L,葡萄糖12.50 g/L,乳糖10.00 g/L,酵母膏2.50 g/L,氯化钠5.00g/L,p H 6.8。

    2015年10期 v.35;No.218 64-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香蕉茎叶残体利用现状与展望

    张学娟;王冲;李宝深;张江周;

    阐述我国香蕉茎叶残体资源概况,介绍香蕉茎叶残体的利用价值、还田方式以及综合利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对前景进行展望,为香蕉茎叶残体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2015年10期 v.35;No.218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芦笋种质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评价

    孙燕芳;刘巧莲;陈河龙;郑金龙;高建明;张世清;易克贤;

    为了解不同芦笋种质对茎枯病的抗性差异,采用孢子喷雾法对其幼苗进行喷雾后48 h保湿处理,7 d后统计分析各种质的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野生型大理天门冬和B7/TX-4病情指数均为0,为免疫种质;井冈701、TC山东、井冈全雄(2)、B4-a/B20-a(紫)、B19-c(H)、B2-a/SD、B3/TX-6,病情指数均小于20,为中抗种质;太平洋2000病情指数为81.25,为感病种质。

    2015年10期 v.35;No.218 75-7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

  • 菠萝不同月份采收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刘亚男;马海洋;冼皑敏;石伟琦;

    以我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分析不同月份采收的菠萝果实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月份成熟的菠萝果实Vc含量有差异,1~12月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1~4月较高,5~9月较低;可滴定酸含量与V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11~3月较高,4~9月较低;不同月份成熟菠萝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1、5、6、7、12月较高,其他月份较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与Vc、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相反的趋势,5~7月较高,其次为9、11,2、3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各月份果实糖酸比情况表现为7月>6月>5月>9月>4月>12月>8月>1月>3月>2月>11月。从保证果实风味品质出发,宜选择在12~2月定植为佳。

    2015年10期 v.35;No.218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椒梗中胡椒碱及香气物质研究

    杨继敏;朱科学;吴桂苹;房一明;谷风林;

    对电热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胡椒梗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两种干燥方式下胡椒梗中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胡椒梗中胡椒碱含量0.07~0.10 g/hg、脂肪含量约0.9%、粗蛋白含量17%~19%、总酚含量2.5%~2.8%、维生素C含量2.8~5.6 mg/hg。胡椒梗中鉴定出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δ-榄香烯、古巴烯、石竹烯、律草烯、杜松烯含量较多,以石竹烯含量最高(≥52.55%)。

    2015年10期 v.35;No.218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麒麟藻渣制备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李来泉;潘江球;戴子程;

    以提取卡拉胶后的麒麟藻废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α-淀粉酶对粗纤维进行酶解,制备膳食纤维。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时间1.5 h,温度为65℃,蛋白酶用量为0.35%、α-淀粉酶用量为1.5%,膳食纤维得率为35.58%。按照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的麒麟藻渣膳食纤维,膨胀力10.93 m L/g,持水力721.72%。

    2015年10期 v.35;No.218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造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研究概述

    王挥;汪金;陈卫军;赵松林;

    反式脂肪酸含量高是制约人造奶油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主要从人造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危害及零反式脂肪酸基料油的制备等方面进行概述,为零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10期 v.35;No.218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信息

  • 海南省热带农产品营销体系现状及改进建议

    汪佳滨;刘海清;占金刚;

    海南省作为一个中国热带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地区,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很多热带农产品在整个营销体系中面临着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岛内的营销模式种类繁多,并无统一标准,而且各种热带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海南省每年易受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导致热带农产品会在某些特定时段出现"菜贱伤农"和"菜贵伤农"的情况。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明确热带农产品营销体系的概念和目标,分析了海南省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现状,并与国内外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进行对比,提出海南省热带农产品营销体系创新方面的建议。

    2015年10期 v.35;No.21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热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热带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张慧坚;黄国成;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福建热区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探讨该省热带农业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福建热区做大做强热带农业的对策建议。

    2015年10期 v.35;No.21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合作需求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单福彬;祁向文;王刚;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乡村旅游合作社持续运行的内在保证。基于经营者参与合作社的内在需求,立足经营者加入合作社的驱动力、经营者与合作社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以及收益构成等,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认为经营者收益包括经营收益和分红两部分,经营收益的分配比例是利益机制是否合理的关键。通过对利益分配机制内涵的分析,从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点、多种利益分配方式融合、政府加强利益分配监管、对经营者绩效进行监测、多种资源投入参与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促进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建议。

    2015年10期 v.35;No.218 107-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模式研究

    秦小立;李玉萍;叶露;刘燕群;宋启道;梁伟红;

    通过对云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理解,结合云南农业实际发展情况,总结云南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特点,阐述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模式及其成效,指出当前云南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建议。

    2015年10期 v.35;No.218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