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淑芬;
比较了热激、酸化和隔绝氧气3种处理对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热激和酸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木薯PPD的发生,隔绝氧气是最为理想的抑制木薯PPD发生的方法。因此,通过过量表达或者干扰某些基因表达,降低以至于去除伤口处的氧气的方法将是防治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的有效途径。
2013年11期 v.33;No.195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闻禄;
2013年对普洱市香蕉种植施肥状况情况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发现普洱市香蕉施肥存在有机肥施用少,以化肥为主,造成有的种植地块有机质降低;磷肥施用量大幅偏高,钾肥施用量严重不足,且施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国内的发展情况,对普洱香蕉生产的施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普洱香蕉要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合理改进N、P、K肥施用比例、增施有机肥等建议。
2013年11期 v.33;No.19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青云;王辉;王华;庄辉发;赵秋芳;朱红英;
为探讨微量元素对苦丁茶冬青新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对生长一致的植株修剪后,依据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喷施一定浓度的铁(Fe)、锰(Mn)、铜(Cu)、锌(Zn)和硼(B),20 d后,摘取新稍,测定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苦丁茶冬青新稍的伸长,Mn处理能显著增加叶长,Zn处理能显著增加叶长和叶宽,B处理能同时增加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Cu、Zn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2013年11期 v.33;No.195 9-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杨伟波;李东霞;董志国;付登强;陈良秋;刘小玉;杨衍;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Al3+浓度处理对海南省本地农家种花生的根系生长、性状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0μmol/L Al3+处理下的本地种花生的根长显著短于0μmol/L Al3+处理下的根长,100μmol/L Al3+处理下本地种花生根系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2)100μmol/L Al3+处理下,本地种花生株高和基茎直径显著小于0μmol/L Al3+处理下的株高和基茎直径,150μmol/L Al3+处理下本地种花生的分枝数显著低于0μmol/L Al3+处理下的分枝数。(3)200μmol/L Al3+处理下本地种花生的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和叶干重显著低于0μmol/L Al3+处理下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和叶干重。综合可知海南省本地种花生对铝较敏感,其根系生长发育相对于耐铝品种更容易受到铝毒害的影响。
2013年11期 v.33;No.19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立丰;王纪坤;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光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荧光淬灭分析和环境逆境生理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的意义,并阐述其在热带作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013年11期 v.33;No.195 16-2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赵贵林;蔡捷炫;曲洪安;郑平;陈文;邓志声;
‘双晖1号’铁皮石斛是采用人工杂交授粉、后代群体单株选优及多代自交纯化等方法育成,具有速生丰产、品质好、抗病和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广东地区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3年11期 v.33;No.19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龚友才;戴志刚;陈基权;温岚;粟建光;李德芳;黎宇;李楠;刘国忠;顾元悦;向静;何建明;
经过近10年的精心研究,选育出优良长果黄麻新品系‘Y007-10’。该品系在2009~2010年品系比较中纤维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首位,2年纤维产量平均为3 667.1 kg/hm2,比对照湘黄麻3号增产14.53%,品系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011~2012年8地16个点次区域试验中有11点次纤维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纤维产量为3 463.66 kg/hm2,比长果对照宽叶长果(纤维产量2 897.19 kg/hm2)增产19.55%;比第1对照圆对照果品种179增产18.86%,相比其它所有参试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纤维支数398公支,纤维强力280N,均优于对照品种;中抗小黑点炭疽病,在大田种植一般不发病或少见病斑。
2013年11期 v.33;No.19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启祥;孙程旭;王萍;
通过调查雷州半岛椰子资源的分布及寒害情况,一方面,摸清椰子生长边缘区域的资源分布情况及类型,另一方面,了解调查区域内椰子的适应性。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将来种子资源的收集、保护及选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3年11期 v.33;No.195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聂智毅;黎瑜;段翠芳;曾日中;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MP是ABC转运蛋白ABCD亚家族蛋白之一,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膜上。研究表明,拟南芥中的ABCD亚家族ABC转运蛋白AtABCD1主要通过参与部分物质运输进入过氧化物酶体,其中包括茉莉酸合成的前体OPDA。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ABCD亚家族ABC转运蛋白基因HbPMP1,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bPMP1全长4 011 bp,编码1 337个氨基酸残基,其表达产物与拟南芥AtABCD1有较高的相似性(氨基酸一致性为78%);该基因在伤害及外源茉莉酸诱导下呈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内源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时的运输。
2013年11期 v.33;No.19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绍华;田维敏;
表观遗传是指在不涉及基因组DNA序列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表观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小RNA调控、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基因组印迹等。与模式植物相比,橡胶树表观遗传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涉及DNA甲基化及miRNAs研究这2个方面。本文就橡胶树DNA甲基化及miRNA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表观遗传在橡胶树中的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2013年11期 v.33;No.19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德军;邓治;
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橡胶树研究及选育种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RAPD、AFLP、SSR、EST-SSR、ILP等分子标记在橡胶树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和QTLs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3年11期 v.33;No.195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黄勇平;李鹏;陈丽君;吴啟晗;黎霞;
为了评价腐霉利在番茄上的残留状况,指导腐霉利的科学合理使用,本试验选择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500.0、750.0 g/hm2(有效成分),连续施药2~3次,间隔5 d,最后一次施药3、7、10 d后采集番茄样品进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腐霉利在番茄上的残留量为0.075~0.256 mg/kg,小于GB 2763-2012规定的农药最高残留量(2 mg/kg);结合番茄成熟期长,建议腐霉利在番茄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 d。
2013年11期 v.33;No.19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美利;唐龙祥;孙程旭;
通过将椰糠、椰子枯落叶分别与牛粪、鸡粪混合,按10条/hg风干堆料接种蚯蚓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分别于10、20、30、40 d时测定蚯蚓的生长繁殖情况,以及测定蚯蚓处理有机肥前后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蚯蚓的均重、日增重、日繁殖倍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不同时期、不同组合间均差异显著(P<0.05),以椰糠、椰子枯落叶和牛粪组合的生长繁殖优于椰子凋落叶和鸡粪组合;蚯蚓处理后有机肥的pH、有机碳含量和C/N下降,全氮和全磷含量上升,且碳含量和C/N在处理前后均达到显著水平,但pH和磷含量在蚯蚓处理前后均无显著差异。
2013年11期 v.33;No.195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洋洋;吴敏兰;李荭荭;王果;
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3个烟草品种在添加了0、30、60、90 mg/kg Cr6+的土壤中的生长性状及生理差异。结果表明:在Cr添加浓度范围内,随时间变化,三种烟草相对于对照烟草株高变化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烟草移栽后54~74 d期间,对Cr毒害较敏感。低浓度Cr对烟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表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活性随Cr添加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烟草下部叶生物量对Cr毒害最敏感。3种烟草不同部位的Cr毒害效应浓度(EC20)呈上部叶>中部叶>茎>下部叶的趋势。3种烟草中部叶的EC20分别为10.59(翠碧1号)、9.54(K326)和7.84 mg/kg(云烟87)。云烟87中部叶的EC20值可以作为福建烟区土壤Cr毒害临界值制定的依据。
2013年11期 v.33;No.195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邱志荣;刘霞;王光琼;姜毅;高峰;
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的代表站点1981~2012年冬季(12月、1月、2月)逐日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数据,提取海南岛冬季日平均气温<15℃天数、日最低气温<10℃天数、寒害有效积寒3个因子,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表征海南岛天然橡胶寒害气温综合指标D,并以此为基础对海南天然橡胶树寒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为:以中部山区为界,南轻北重,北部以琼中、白沙、儋州、临高、澄迈为中心最易遭受寒害,其余则以中心向四周逐级递减;南部地区寒害较轻或不明显。
2013年11期 v.33;No.195 67-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