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妃子笑荔枝树体镁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陈锦瑞;陈菁;

    采用个体直接收获法,在采果后把10龄和3龄妃子笑荔枝树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各个组织的生物量和镁浓度,并计算其累积量,以探明妃子笑荔枝树体内镁素在各个部位、组织中分布及累积特点,为荔枝镁营养研究及镁肥施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镁浓度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是不同的,在叶、皮部含量较高,在根颈、主根、茎枝木部含量较低;随着荔枝根系粗度增加,其镁浓度呈下降趋势;在同级枝干中,皮部镁含量显著高于木部;(2)10龄树老叶柄镁浓度显著高于3龄树,但其梢皮部和木部镁浓度则显著低于3龄树;(3)荔枝镁素累积在叶最多,其次为茎,根系镁累积量最少,叶镁素累积量占整株树镁素累积量50%以上(其中10龄树为50.7%,3龄树为62.0%)。10龄树镁累积量(62.0 g)是3龄树镁累积量(9.8 g)的6.3倍。

    2012年12期 v.32;No.18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优良豆科牧草百脉根一次性生根成苗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侯学瑛;钟妙娥;何穗华;吴燕民;卢运明;张占路;濮冶民;郑平;

    以百脉根品种—里奥为材料,通过不同组培配方培养基培养后,观察萌芽、生根和生长情况,确定用于百脉根一次性生根成苗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和培养程序,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IBA 0.1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琼脂8 g,pH 5.5~5.8。该配方和程序具有培养周期短、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易于操作等特点。

    2012年12期 v.32;No.18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温度胁迫对柱花草萌芽特性的研究

    严琳玲;张龙;白昌军;

    研究不同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种子在不同温度胁迫环境下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柱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确定柱花草萌芽的最适昼夜温度为30℃/20℃,光照周期8 h/16 h。在同一温度下,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热研18号>热研20号>热研2号>热研5号柱花草。

    2012年12期 v.32;No.184 9-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与淀粉特性研究

    姚庆群;张振文;

    以华南系列的SC205、SC5、SC6、SC8和SC10五个木薯品种为材料,于采收后不同时间分析其块根生理变质程度、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比例和淀粉透明度等指标,探讨木薯生理变质与块根淀粉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生理变质对块根淀粉特性有明显影响,所有品种淀粉特性指标在采后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快的是SC205。对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支链淀粉分别与淀粉含量和淀粉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可见,生理变质可导致淀粉透明度的下降,影响淀粉的商品品质。

    2012年12期 v.32;No.18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菁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李成明;张如莲;高玲;张瑜;

    通过温水及浓硫酸浸泡处理,以及采用不同的发芽床,观察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ius)Poiret]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水浸泡各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其中30℃、12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56%和75%;浓硫酸浸泡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处理15 min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73%和84%;不同发芽床间的差异不显著,其中纸床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64%和75%;本试验中,以浓硫酸处理种子效果最佳。

    2012年12期 v.32;No.18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水田七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张文珠;林炳英;林德钦;

    用水田七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无菌播种,得到无菌苗再用幼叶、叶柄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经试验得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诱导愈伤组织:MS+2.0 mg/L TDZ;(2)诱导芽分化:MS+1.5 mg/L6-BA+0.5 mg/L NAA;(3)生根培养:1/2MS+0.5 mg/L IBA+0.1 mg/L NAA。

    2012年12期 v.32;No.18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S培养基和IBA对糯米香茶水培生根的影响

    张翠玲;谭乐和;陈鹏;刘向阳;孙燕;庄辉发;林兴军;

    采用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与吲哚丁酸(IBA)的组合对糯米香茶进行水培,通过测定糯米香茶的生根能力,探讨MS培养基与IBA对水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S培养基和IBA组合A1B1(1/4 MS和0.1 mg/LIBA)对糯米香茶水培苗生根数、根长、根鲜重和生根率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有利于糯米香茶的水培生根,而高浓度的MS培养基和IBA组合则对糯米香茶的水培生根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缩短水培糯米香茶的育苗周期、提高糯米香茶无性系生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12期 v.32;No.184 23-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 基因型对橡胶树胚状体遗传转化瞬时表达影响的研究

    黄天带;华玉伟;周权男;孙爱花;戴雪梅;

    侵染后抗性胚状体诱导频率低是影响橡胶树遗传转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体系具有体胚增殖效率及植株再生率高的优点。以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橡胶树无性系次生体细胞胚状体为受体,研究其对根癌农杆菌的耐侵染能力、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情况,探讨不同无性系胚状体对农杆菌转化的反应。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农杆菌污染情况无显著差异,长菌的外植体经无菌水和抗生素水洗涤3 d后即可恢复生长;侵染后每30个胚褐化了1.2~5个胚,占侵染总胚数的4.00%~16.67%,品种间褐化面积无显著差异;热研87-6-62的总蓝斑数显著高于其它2个无性系,平均每个胚染上14.29个蓝斑,热研7-33-97和PR107稍差,但每个胚也能分别染上8.14和8.72个蓝斑。因此3个无性系均可以胚状体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此结果对利用胚状体为受体改良橡胶树优良无性系奠定良好基础。

    2012年12期 v.32;No.18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甘蔗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多样性分析

    黄启星;张雨良;王俊刚;伍苏然;张树珍;郭安平;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甘蔗(Saccharum spp.)的282 809条表达序列标签(ESTs)进行分析,共获得Unigene 138 590条,发掘出分布于10 086条Unigene的10 505个微卫星(EST-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7.26%,平均9.22 kb出现1个SSR。在7个杂交甘蔗品种中,三核苷酸基元的SSR数量最多(74.95个/Mb),其次为二核苷酸基元的SSR(22.95个/Mb),二者占总数的90.27%。以CCG/CGG、AG/CT为重复基元的SSR是最常见的EST-SSR类型,富含G/C的EST-SSR占据极明显的优势。与拟南芥和水稻cDNA序列内SSR的比较表明,富含G/C的SSR可能是禾本科植物SSR的一个共同特点。研究发现,SSR在EST与基因组序列之间以及在不同甘蔗品种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别,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此外,从EST数据分析获得杂交甘蔗品种的16个保守基因,从中发掘了9个SSR位点。最后,利用Primer3和e-PCR软件设计了一批具有物种特异性和通用性的EST-SSR PCR引物,相关数据可以通过http://59.50.66.49/SSR/sugarcane/sugarcane.EST-SSR.tgz链接从因特网下载。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甘蔗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2012年12期 v.32;No.184 33-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景观型木麻黄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薛杨;杨众养;王小燕;宿少锋;林之盼;郭海燕;徐丽娜;黎国运;

    利用木麻黄种类资源丰富,萌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不同木麻黄品种、种源等的调查,选育出60个景观型木麻黄品种。经育苗技术研究、早期测定和综合评定的方法确定其观赏价值,筛选出具有景观型木麻黄优良12个品种,分别是广东482、广东483、广东484、文昌436、岛东488、福建434,其次是广东485、文昌481、岛东439、岛东448、福建435、福建437,为城乡及沿海园林绿化、四旁植树、景观改造提供了新的景观树种,实现木麻黄的经济价值的提升。

    2012年12期 v.32;No.184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巴西橡胶树中谷胱甘肽及其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研究

    邓治;王翔;李德军;

    硫醇广泛存在于巴西橡胶树胶乳中,其主要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橡胶树产排胶和死皮中发挥重要作用。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是催化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GR)在NADPH作用下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型GSH。GSH的抗氧化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胞内的浓度及GSH/GSSG的比率。本研究发现健康橡胶树胶乳中的硫醇含量、γGCS和GR活性高于死皮树。H2O2能增加PR107、RY7-33-97和RRIM600 3个品系橡胶树幼苗叶片中GSH/GSSG比例、γGCS和GR活性,其中RRIM600上调最为明显,PR107变化最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硫醇在产排胶和死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同时也为阐明橡胶树活性氧与死皮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2012年12期 v.32;No.184 50-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环境与植物保护

  • 纯化的苏云金杆菌00-50-5晶体和芽孢对甘蓝尺蠖的杀虫活性

    刘丽平;白成;宋映孜;陈奕鹏;彭正强;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00-50-5菌株可以高效地杀死多种鳞翅目昆虫害虫。为了深入研究该菌的治病机理和作用方式,首先需要分离和纯化晶体和孢子,研究它们的杀虫活性。本研究用纯化后的00-50-5菌株晶体和芽孢,比较它们对昆虫甘蓝尺蠖(Trichoplusia ni)的杀虫活性。初步的活性测定结果证实,在用100μg/mL浓度处理48 h后,00-50-5菌株纯晶体以及晶体和孢子混合物都能够杀死二龄甘蓝尺蠖幼虫,死亡率达100%,纯芽孢则无毒杀效力。致死中浓度(LC50)的测定结果表明,Bt 00-50-5菌株纯晶体的杀虫活性(LC50=0.32μg/mL)高于晶体和孢子的混合物(LC50=0.48),然而纯孢子的杀虫活性是非常低的(LC50大于500.00)。因此,00-50-5的晶体主要负责引起幼虫的死亡。

    2012年12期 v.32;No.18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浓度镉对柱花草土壤细菌的影响

    黄冬芬;毛懋;张洁;刘国道;郇恒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镉对柱花草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和5.0mg/kgCd(NO3).24H2O处理柱花草根系土壤,制成菌液,以不加镉的土壤菌液为对照,涂布计数得出2.0和5.0 mg/kg的镉浓度属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浓度。再从其中分离出20株菌株进行鉴定,其中1#和8#、2#和13#、9#和18#为同一菌种,鉴定结果 1#、11#、16#为噬菌胞属(Cytophaga),2#、7#、20#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3#、1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4#为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5#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6#为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9#为根瘤菌属(Rhizobium),10#、14#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15#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17#为德克斯氏菌属(Derxia),19#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2012年12期 v.32;No.184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菠萝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谭乐和;苟亚峰;吴刚;

    分别介绍了目前在海南省菠萝蜜上发生的6种主要病虫害,炭疽病、花果软腐病、蒂腐病和榕八星天牛、桑粒肩天牛及黄翅绢野螟,以及6种病虫害的症状、病原或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为促进菠萝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2012年12期 v.32;No.184 64-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云南蒙自枇杷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杨若鹏;郑肖兰;田学军;李建平;鲁海菊;

    摸清蒙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区系分布,为有效可持续防控枇杷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稀释平板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14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经显微镜形态鉴定。109株真菌鉴定为以下24种:Absidia corymbifera、Absidia cylindrospora、Absidia spinosa、Acremonium cerealis、Acremonium murorum、Aspergillus niger、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dematium、Fusarium flocciferum、Mucor circinelloides f.janssenii、Mucor circinelloides f.wsitanicus、Penicillium atrovenetum、Penicillium canescens、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corylophilum、Penicillium daleae、Penicillium digitatum、Penicillium nigricans、Penicillium oxalicum、Penicillium saceulum、Penicillium variabile、Pythium intermedium、Trichoderma strigosum、Verticillium fungicola,分属于11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属,另外5株真菌属于担子菌。

    2012年12期 v.32;No.184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木薯离蠕孢叶斑病在云南干热区的调查

    郭容琦;刘光华;严炜;段春芳;胡发广;刘倩;李月仙;张林辉;娄予强;寸海艳;

    通过田间观察及调查,明确了云南干热区4个木薯品种叶斑病在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得出叶斑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指数。对木薯品种和栽培模式等主要影响因子的单因子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SC5和新选048采用直插并施肥的方式发病率最低,新选048采用直插的方式发病程度最轻。

    2012年12期 v.32;No.184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YZ生物种衣剂配方研究

    徐雪莲;林开春;卢辉;卢芙萍;陈青;

    以枯草芽孢杆菌YZ原粉为有效成分,通过三轮正交试验,室内筛选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生物种衣剂配方中各组分及最优配比,测定种衣剂粗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拮抗菌YZ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的最优配比为膨润土65.93%,聚乙烯吡咯烷酮5.49%,木质素磺酸钠6.59%,YZ原粉21.98%。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为64.64%。

    2012年12期 v.32;No.184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 小径橡胶木锯材窑干工艺研究

    李贵明;

    采用炉气间接干燥窑干燥小径橡胶木,分析小径材干燥缺陷,制定干燥基准,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橡胶木小径材在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和变形,生产中采用中温低湿工艺,可减少橡胶木小径材干燥过程中的髓心开裂和弯曲变形,干燥时间为120 h,可降低干燥成本,提高干燥质量。

    2012年12期 v.32;No.18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UPLC-MS/MS法测定生咖啡中的赭曲霉毒素A

    乐渊;刘春华;徐志;万瑶;苟亚峰;

    建立了生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后,直接在BEH C18色谱柱上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分离,采用多离子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赭曲霉毒素A的线性范围为5.0~200.0 ng/mL,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5μg/kg。4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84.3%~10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35%。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成本低,适用于生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

    2012年12期 v.32;No.184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谢瑞红;杨春亮;王明月;卢光;

    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强风险评估研究,强化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研究,完善标准制定修订的运作机制,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知等建议,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2012年12期 v.32;No.184 91-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区划

  • 咖啡的精品时代

    莫丽珍;李姝谚;高应敏;刘丽;林珊;

    本世纪全球咖啡产业已经进入"精品"和"4C"等认证时代。中国的咖啡产业历经60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云南省近20余年的规模化种植,小粒种商品咖啡豆的质量已经被国内外客商知晓。"十二五"云南的咖啡产业进入大发展阶段,普洱和临沧两市将新增种植面积6.67万hm2。今后各种植区在生产大宗商品豆的同时,可在局部种植生产"精品"商品豆,以提升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2012年12期 v.32;No.18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保亭县槟榔种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孙晓东;周贤亮;李卫全;覃伟权;

    针对海南省保亭槟榔种植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就保亭槟榔种植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提出对策。

    2012年12期 v.32;No.184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琼中县绿橙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陈小敏;陈汇林;张业忠;王信辉;

    根据绿橙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绿橙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海南省气象台站最新3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了琼中县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无观测站地区500 m×500 m网格单元上的气候要素值进行了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差值法进行残差订正,制作了琼中绿橙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区划图划分出琼中县绿橙种植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针对各区域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绿橙的合理布局及趋利避害、绿橙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12期 v.32;No.18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与动植物资源保护

  • 暹罗斗鱼人工繁育方式的研究

    张希;杨宁;孙鶱;翁强;黄海;

    报道了关于暹罗斗鱼人工繁育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榄仁叶浸泡的繁殖水体更适合暹罗斗鱼的繁殖要求,受精率达87%;雄鱼护卵的孵化方式大大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率,最高可达97.1%,但孵化方式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影响不大;狮王斗鱼品系分瓶时间的长短与商品鱼比率成正比。

    2012年12期 v.32;No.184 103-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热带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赵建国;蓝小溪;蒋春驰;牛佳佳;

    综述了我国热带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主要面对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当前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我国热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多种野生动物面临濒危的危险;野生动物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经济价值不高;野生动物饲养标准不规范,疫病防治难度大。今后我国开发热带野生动物资源不仅需要严格限制对野生动物生存资源的掠夺,建立自然保护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而且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极力挖掘热带野生动物的潜在价值,推广热带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技术,与国际接轨,尽快使我国热带野生动物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

    2012年12期 v.32;No.184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南岛降香黄檀区系组成与群落特征分析

    杨冬华;陈福;宋希强;罗冠勇;徐庆;

    降香黄檀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海南特有种,是制造高档家具和精美工艺品的上好材料及名贵药材。通过对海南降香黄檀自然分布区实地调查,发现降香黄檀群落包括维管束植物43科68属71种;优势科不明显,单种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野生群落分布于石灰岩生境和花岗岩生境两种生境类型;对土壤肥力和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幅度;其野生资源过度采伐,生境遭到严重破坏。按IUCN濒危等级标准评估,处于"极危濒危"状态。针对降香黄檀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科学的保育策略。研究结果为该物种的引种驯化提供基础依据,也为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2012年12期 v.32;No.184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热带农业科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订阅

    <正>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2010年《热带农业科学》成功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热带农业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类期刊,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全国农林院校师生、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生产一线员工为主要

    2012年12期 v.32;No.184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