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全法;陶忠良;林宁;邱学俊;冀春花;蒋菊生;朱智强;李子敏;吴能义;
对海南两个不同地区使用硫磺粉防治白粉病后的农场胶园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区域内土壤和水中硫残留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残留物的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与不同距离或不同作物的种植环境因素有关;此外,硫磺粉的施用对地表水和地下饮用水源产生一定的污染。最后提出使用硫磺粉防治白粉病需要科学用药、充分调研、统筹安排和研发新产品等建议。
2011年08期 v.31;No.16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龙会英;张德;金杰;何光熊;王永林;保海坤;史亮涛;张明忠;
以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退化山地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的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为供试植物,研究柱花草的物候期、生长速率、生物量及覆盖效应。结果表明,在本区退化山地不同立地条件下,柱花草种植在台地及坡地均能完成其生长周期,有一定的生产力及覆盖效应。总体看,台地与坡地种植样地主要物候相差不大,台地由于保水作用强,能显著提高柱花草样地的整体生产力,草质好,柱花草的生物量、持水能力及生长量高于坡地。在改善小环境效应方面,台地和坡地柱花草种植样地由于作物覆盖地表,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在台地0~20 cm和任何立地20~40 cm土层土壤湿度均高于未种植样地,有利于柱花草抗旱及次年的萌发。同时,覆盖效应体现在能够自动调节种植样地地表温度,即在冬季保温方面,无论台地与坡地,植草样地在8:00a.m.和18:00p.m.土壤地表温度均比未种植样地高,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表层温度,有利于作物越冬;而在降温方面,台地与坡地上的植草样地在14:00p.m.土壤地表温度均比未种植样地低,有效降低土壤表层温度。从土壤容重看,在台地与坡地的样地上种植柱花草后的土壤容重均比种植前低,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透水性。种植柱花草样地由于固氮及枯枝落叶的腐烂与分解,土壤肥力得到了提高,且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
2011年08期 v.31;No.168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修年;曹杰;姚继盛;温玉转;腊贵晓;
在浙江绍兴烟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在等氮条件下,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香料烟产值及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有机氮和无机氮比例下,有利于香料烟的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的提高,上部叶(A1)烟碱、总氮含量的减少,同时有利于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钾、氯、矿质元素的增加。对浙江绍兴烟区而言,有机氮和无机氮比例为50∶50时,香料烟产量、产值最高,上部烟叶的品质最好。
2011年08期 v.31;No.16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壮;符运柳;刘以道;覃和业;
介绍健康、优质香蕉组培苗一、二级苗的培育技术,以促进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1年08期 v.31;No.168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林希昊;苏俊波;刘洋;张海林;刘子凡;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目前防治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主要技术之一。我国许多地区也正在大规模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甘蔗脱毒健康种茎的繁育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成活率及产量。总结近年来广东地区种植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从出圃、移栽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和经验,为今后甘蔗健康种苗种茎繁殖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1;No.16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光英;陈泰教;陈冠铭;
利用三亚热带气候条件优势冬季栽培盆栽观赏向日葵,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观赏向日葵的品种选择、选地及盆栽基质、播种、移栽、水肥管理、温度与光照、病虫害等方面介绍观赏向日葵品种在热带地区的栽培技术,为热带地区推广反季节盆栽观赏向日葵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1;No.168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尼章光;解德宏;陈华蕊;龙亚芹;文定良;张发明;
毛叶枣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早从国外引种栽培的热带果树之一。干热区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项目组,在品种改造过程中发现芽变单芽——金粟枣,其植物学特征、产量与长果形毛叶枣差异不大,但果实品质方面的可食率、果实硬度、果实耐贮藏期、蛋白质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当地种植的高朗1号、滇刺枣、圆果形毛叶枣、长果形毛叶枣品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芽变单芽。
2011年08期 v.31;No.16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丰;韩晓燕;许彦;杨礼哲;王爽;孔祥义;
为筛选西瓜抗枯萎病砧木,进行了不同砧木西瓜抗枯萎病接种实验及不同砧木嫁接苗田间长势、果实综合性状的研究。通过枯萎病接种实验,筛选出了6个高抗砧木,分别是N1、N6、H2、H5、X3与X4;在长势方面,嫁接苗明显强于自根苗,以南瓜为砧木的嫁接苗长势强于其他品种;在果实品质方面,各个品种的平均单果重差异不显著,且果型差异不大,但以H5(亲抗水瓜)、X3(大维根砧15号)和X4(勇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综合研究认为,H5、X3和X4对枯萎病抗性较高,且长势较好,品质较优,综合表现较优。
2011年08期 v.31;No.168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廖雪娟;
在海口地区典型的热带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小的气候条件,以砖红壤为基质的改良土壤环境下,应用从荷兰直接引进的4个康乃馨品种作为栽培试种对象,开展切花生产适应性的研究。重点对土壤改良的配方和方法、栽培操作规程及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确定。结果表明,海口地区能够进行反季节康乃馨的切花生产。
2011年08期 v.31;No.16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海清;
为了稳定和提高天然橡胶产量,保证中国战略物资的安全,分析了年均开割面积、年末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硫磺粉施用量、乙烯利施用量、天然橡胶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开割天数等影响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因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天然橡胶的生产函数模型,用该模型比较了近15年来各因素对天然橡胶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年均开割面积和全年开割天数是天然橡胶增产最主要的贡献因素。
2011年08期 v.31;No.16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军;方佳;
以环境要求相类似的橡胶、木薯、甘蔗、油棕为例,在探讨以上作物环境适应性和产量变化的基础上,对世界各主要产胶国的种植选择做出总结,提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供给安全对策,包括从政策上加大对小胶园的改造管理与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对天然橡胶实行指导价收购政策,建立胶农合作社,加强天然橡胶种植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2011年08期 v.31;No.168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猛;
基于对国内一些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调研,并通过UCC/EAN-128条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符合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共同制定的《UCC/EAN应用标示规范》的农产品追溯编码,为农产品追溯系统开发者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1;No.168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卢加;
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组织形式。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家庭农场挂帐问题,是农场发展的一大隐患。在调研湛江农垦华海公司家庭农场挂帐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家庭农场挂帐的原因,提出确立"职工为本"指导思想、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优化作物与用地结构、实施标准化作业等规避家庭农场挂帐的建议和措施。
2011年08期 v.31;No.168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鄢小宁;蒋昌顺;唐弼;张雪;游雯;
中国热区小,世界热区大,与世界其它热带农业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提高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的必要途径。近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国际科技合作已实现了从"迎来送往"向"项目-人才-基地"合作模式的转变,但仍存在合作项目和经费不足,合作的宽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拓宽国际科技合作的策略与建议。
2011年08期 v.31;No.168 80-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