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艳;刘进平;
在胡椒属植物中,栽培胡椒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野生胡椒资源也具重要的开发价值。为了解海南胡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74份材料,对其形态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8个形态性状其平均变异系数为51%。数量性状中,侧枝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1%,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6%;质量性状中,主蔓被毛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170%,成熟叶片颜色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采用数量分类法对海南胡椒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了形态聚类分析,在阈值为0.139处,74份胡椒种质被分为3大类群;在阈值为0.032处,74份胡椒种质可分成SG1(所有的海南蒟)、SG2(6份假山蒟)、SG3(6份假山蒟和3份华南胡椒)、SG4(8份假山蒟和4份细叶青蒌藤)、SG5(假蒟和蒌叶)、SG6(印尼大叶种、班尼叶尔一号和古晋种3个栽培品种)、SG7(9份大叶蒟和2份复毛胡椒)和SG8(16份毛蒟和1份苎叶蒟)8个亚类。
2011年03期 v.31;No.16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曾端香;袁涛;王莲英;王福;
为保存和扩繁牡丹杂交系种质资源,提供牡丹组培苗的菌根化供试体系,本试验筛选牡丹杂交系‘Z1-10-3’和‘Z1-WM’的种子,取种胚进行胚培养,建立了牡丹胚培养无菌体系。结果表明:成熟种子经70%酒精2min与0.1%HgCl20 min表面消毒后去外种皮切开胚乳直接取胚接种,3 d时启动率达76.7%,比直接用种子和去外种皮的种子接种启动时间提前30~50 d。胚根苗直接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2MS+IBA1.0mg/L+AC0.4g/L+Sugar30g/L,在自然弱光照下培养。
2011年03期 v.31;No.16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吴洁远;林竞鸿;
根据广西沿海地区豇豆生长发育气候环境条件和病虫发生为害特点,提出通过创造有利于豇豆正常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栽培环境条件,有效地改善豇豆生育状况,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自身抗逆性,减少、控制病虫滋生、蔓延和为害,控制豇豆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实现豇豆健身栽培。
2011年03期 v.31;No.163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闫良;茶正早;罗微;华元刚;
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溶液渗滤装置,定位抽取不同母质土壤在20、60、100、200 cm处的土壤溶液,并对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做连续测定,通过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初步探讨不施肥条件下5种不同母质土壤硝态氮垂直向下运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母质土壤上硝态氮垂直运移的距离不同,在花岗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60 cm处的迹象,在片麻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100 cm处的迹象,在浅海沉积物、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运移到200 cm处的迹象。总体上来看,硝态氮在5种土壤20、60、100 cm处可移动的浓度含量存在差异,其多少顺序可基本概括为:砂页岩、片麻岩发育的土壤>浅海沉积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2011年03期 v.31;No.16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许向春;于玉斌;王式功;翁小芳;黄勇;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05年"达维"台风登陆海南岛过程与登陆越南大陆过程大尺度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维"经过岛屿过程的结构演变与登陆大陆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复原现象。登陆海南岛过程及岛上移动初期,水平风场的对称结构以及次级环流被破坏,在岛上移动后期及离岛入海过程,结构复原。"达维"台风经过海南岛过程水汽不被切断,反而由于陆地摩擦加大、辐合增强而导致水汽通量辐合增加,暖心及位涡中心下移,中低层对流在登陆岛屿过程短暂减弱后,在岛上移动阶段逐步加强。
2011年03期 v.31;No.163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宏杰;刘锐金;杨琳;
利用HP滤波法测定1970~2010年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波动的周期,分析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和成因,并分阶段研究了开割面积、单产波动与产量波动的关系,揭示了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波动规律。
2011年03期 v.31;No.16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苏尔广;泽桑梓;季梅;
基于德宏州落后的经济现状,通过对发展草果产业的资源要素和市场要素分析,提出大力发展草果产业并规模化经营的方法要素。
2011年03期 v.31;No.163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明;俞花美;葛成军;吴季秋;陈秋波;
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海南旅游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海南旅游投入的调整策略,以期让海南旅游发展更加合理,为旅游投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011年03期 v.31;No.16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曾小红;王强;
调查分析热带农业科学数据在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及实施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热带农业科学数据标准化建设和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热带农业科学数据数字化、标准化建设提供基础,促进热带农业科研事业和热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011年03期 v.31;No.163 54-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海清;方佳;
农业部门的主要能源是柴油和电力。在全面分析海南省1997~2008年农业部门能源消耗现状的基础上,计算了海南省农业部门12年间能和的利用效率,该部门效率比能效率稍微低一点,即效率变化范围为18.6%~20.7%,能效率的变化范围为25.3%~30.4%。
2011年03期 v.31;No.16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