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维国;高新生;张伟算;张晓飞;黄华孙;
以自主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热研87-4-26的初产期林段为研究材料,对其生长情况,开割率,产量,主性状和副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热研87-4-26年均干胶含量28.42%,极显著高于对照RRIM600;年株产2.03kg/株,显著高于对照;抗寒性较强,2008年寒害级别仅1.11级,略低于对照;蔗糖含量高,胶乳稳定,高产生理基础好,是极具潜力的无性系,值得进一步跟踪观测。
2009年12期 v.29;No.148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群锋;
2006年在海南垦区抽取765份代表性橡胶树叶片样品,对胶树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几个主要土壤类型区林段叶片氮含量没有达到旧诊断指标的正常值范围,高产量段N/P、N/K、K/P与旧诊断指标比值的正常水平吻合。在海南农垦原橡胶专用肥使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土壤上橡胶树N、P、K配比的建议。
2009年12期 v.29;No.148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可喜;汪志芬;符新;林华;赵琼婧;刘家凯;王文浩;侯丙辉;
在天然胶乳(NRL)和白炭黑(WC)为主的体系中,引入适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和引发剂,利用单体对白炭黑表面发生接枝反应的同时,实现其与橡胶大分子链通过化学键相连接,乳液共沉制备白炭黑填充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NR/WC/MM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2009年12期 v.29;No.14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长林;曾燕君;莫饶;林电;郑成义;覃和业;
从香蕉品系"8818"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果指整齐,生育期短的香蕉新品系"W-07",主要表现中矮杆(231cm),茎粗中等(70.2cm),苗期生长较快,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2.05;果穗6~8梳,平均每梳质量4.0kg,穗长80.6cm,单穗重24.42kg,单果重180g,果指数130.2条/穗,果指长20.3cm,产量高,全生育期317d(春植)。"W-07"适宜在海南岛栽培种植。
2009年12期 v.29;No.14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邬国良;王宇;朱朝华;
试验一种将内吸性农药稀释后灌注于香蕉叶柄基部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新型精确定量施药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施药技术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防效相当,且对香蕉的生长无不良影响,而农药成本仅为常规防治的18%,农药利用率提高4倍,值得推广应用。
2009年12期 v.29;No.14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雪琼;余文刚;
以文心兰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侧芽采前处理、消毒次数、培养基中不同椰子汁含量配比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天然植物体,以幼嫩的椰子汁本身所含的微量激素和植物细胞分裂所需的关键诱导因子代替人工合成激素,对以文心兰侧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明显;以文心兰侧芽为外植体,通过采前5~7d对植株的控水和喷施抗菌剂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后,可避免病菌感染;经过连续2次0.15%的升汞溶液灭菌(其中消毒时间为第1次7~8min,第2次30~50s),消毒效果最好;以(1/3大量元素)MS+150mL椰子汁+50g/L番茄+20g糖+7g琼脂,pH为5.5~5.8的培养基中,黑暗环境条件下经过30d左右的培养,即可见有丛生芽的形成。
2009年12期 v.29;No.148 19-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静;尹俊梅;任羽;杨光穗;
以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ey ex Wallich)为研究试材,对植物SDS方法提取基因组DNA中的若干影响因子诸如药品、试剂配制方法、DNA取材部位、蛋白质去除次数、DNA析出时间、提取样品水浴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SDS缓冲液配制方法提取效果差异较大,Wang's配方产率及纯度都较高;石斛花苞的DNA提取产率较叶片高,但纯度较叶片低;提取过程中,适宜的水浴时间当为30~40min,过短DNA产率下降,过长会引起DNA的降解,或最后产物中增加其他杂质;氯仿/异戊醇抽提次当为2~3次,对去除DNA中蛋白质、多糖及其它杂质有一定的作用,过多则DNA损失也明显;异丙醇沉淀时间10min时核酸析出量在80%以上,纯度相对较高,继续沉淀的产物中DNA含量及纯度明显变低,同时采取挑取絮状沉淀或再用无水乙醇纯化10min的方法,可减少蛋白质、多糖等其它杂质的影响。
2009年12期 v.29;No.148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邢梦玉;杨光穗;
对龙血树白绢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龙血树白绢病的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在30℃、pH值为5.0~6.0的条件下适宜该菌菌丝生长;菌核在25~30℃时形成量最多,最适于菌核萌发的温度为30~35℃、pH值为4.0~7.0;40℃以上高温抑制菌核的形成。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氮源,有无光照都能很好生长。
2009年12期 v.29;No.148 27-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建荣;王茂媛;赖富丽;王祝年;
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Lour.)Bl.]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76.32%。在已鉴定的25个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α-D-乙基葡萄糖苷(18.93%)、2-羟基-2-环戊烯-1-酮(16.77%)、棕榈酸(9.27%)、棕榈酸乙酯(5.18%)、儿茶酚(4.27%)、软木三萜酮(3.11%)等。
2009年12期 v.29;No.14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平华;许莉萍;王恒波;陈由强;陈如凯;
我国甘蔗转基因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对我国甘蔗转基因研究实践中使用的改良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国际甘蔗转基因研究的现状指出未来甘蔗转基因研究的发展方向。针对转基因研究的高度社会敏感性,阐述法定转基因检测机构对保护和促进我国甘蔗转基因研究健康发展将起到的重要作用。
2009年12期 v.29;No.14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海凤;吴家禄;李世杰;王廷甫;
根据甘蔗的生长特性,结合推广适宜水田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技术,改变屯昌县传统的甘蔗栽培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管理技术,以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2009年12期 v.29;No.148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单国燕;易克贤;赵辉;
概述30多年来国内外柱花草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利用柱花草的胚轴、根、真叶和幼茎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细胞悬浮或原生质体等途径均可成功诱导出完整的植株。并对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与技术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2009年12期 v.29;No.14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龙亚芹;王万东;王美存;陈于福;解德宏;陈华蕊;俞艳春;尼章光;
水杨酸(SA)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病性诱导剂,其对植物病虫害的抗性诱导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水杨酸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植物病虫害中的诱导抗性特点、水杨酸与水杨酸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水杨酸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等方面初步探讨水杨酸诱导植物抗病性和抗虫性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2009年12期 v.29;No.14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2 ] - 唐文瑜;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困境。面对这一困境,分析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探索化解企业金融危机的财务路径,制定符合自身长远目标的财务战略,为我国企业化解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提供参考。
2009年12期 v.29;No.148 51-5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锋;
分析农业科研单位自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说明科技经营型人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以期对农业科研单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所帮助。
2009年12期 v.29;No.14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燕羽;
对农业科研人员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就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原则、设计思路、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计分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较为适合农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009年12期 v.29;No.148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方艳玲;陈刚;刘燕群;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对科研院所应急管理特点的剖析,从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健全机制、提升能力等四个方面对提升科研院所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建议。
2009年12期 v.29;No.14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钦华;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行政效能监察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对行政效能监察内涵的认识,延伸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触角,建立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完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制度建设等行政效能监察建设的措施。
2009年12期 v.29;No.148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弓淑芬;
总结并分析热科院生物所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的做法:(1)全面推行聘任制度,公开招聘,引进创新型人才;(2)实行课题组长(PI)负责制,优化科研组织结构;(3)重视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4)重视条件平台建设,优化资源合理配置;(5)"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一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努力的工作重点:(1)完善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2)组织、策划重大科技成果的集成;(3)加强科研试验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09年12期 v.29;No.148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2009年12期 v.29;No.148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近3年,《热带农业科学》影响因子连续升高,2009年达到0.627,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行第10(万方数据)。《热带农业科学》是农业部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类期刊,于
2009年12期 v.29;No.14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