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静波;
粤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目前该地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大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提高该地热带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产品的加工方面,应继续改进现有产品的加工技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制品工业,进行精细加工,大大提高产品产值;开发新的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切实抓好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987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树培;
本文介绍芒果和油梨的国内外生产、贸易与科研近况,并指出由于在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贮藏保鲜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芒果和油梨的世界贸易量在逐年增加,发展前景光明。近年来,这两种果树的种植在我国发展迅速,特别是芒果,“七.五”期间华南各省区的发展面积将超过25万亩。文中总结了过去发展这两种果树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若干方面的生产栽培关键性技术措施和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7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奇;
关于海南岛最早胶园建立的时间、地点及引种者众说不一。根据目前掌握的大量史料及对各说进行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1906年广东省海南华侨何麟书由马来西亚引进橡胶种苗,在海南岛乐会县崇文乡合口湾创办琼安胶园,1907年,华侨区慕颐在海南岛那大地区(茶山乡西分村)创建侨兴胶园;1911—1912年,秘鲁华侨曾汪源和曾金城父子,从新加坡购买胶苗,在海南那大建立侨植胶园。
1987年04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锐光;黄真;
本支用净现值、内部报酬率、投资偿还期三个指标,结合考虑不确定因素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试验场建立咖啡园的三种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认为在该场条件下,于4500亩土地上种植中粒种咖啡为风险性小、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高的最优选择方案。
1987年04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祁源;周钟毓;陈传琴;詹赛荣;刘晋兴;
橡胶树一年生茎干冲击韧度与成龄树实际抗风能力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准(r=0.4367~0.7364),冲击次数与成龄树实际抗风能力的相关性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r=0.4920~0.7210)。本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一年生茎干的冲击韧度和冲击次数可作为抗风性早期预测的指标之一。
1987年04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林盛;周德和;陈应生;梁福都;
本文着重分析了14个橡胶无性系共280株胶树三年平均单株每割次干胶产量的变异,根据群体干胶产量的频数分布并据以确定的统计量,依照Stain的两阶段样本估算法,取所需的置信区间间距的1/2,限制其大小≤S/2(抽样标准差),按n=t~(2)S~(2)/(x-μ)~2公式估得90%,95%和99%可靠系数的样本含量分别为14,20和38株。最后以变异系数较大的RRIM600无性系(全数49株)为例,采用成组法将其产量均数与对14,20和38株重复抽样所得的产量平均数进行比较,结果均无显著的差异,证明上述估得的样本含量具有—定代表性,可供目前橡胶品种试验参考使用。
1987年04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来玉;
1974年我院用特殊的取芽器从6龄刚试割的人工授粉实生树基部取芽芽接,成活率达75%;从12年生茎干芽芽接树基部取芽芽接,成活率约为73%。来自同一株成龄人工授粉树低、高部位芽片接成的芽接树,经五年测产,基部芽芽接树(幼态)的平均产量比高部位芽芽接树(老态)的高50%,生长量大24%。
1987年04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经第;
本文应用在离芽接位3~5厘米处“折干”及在离芽接位不同高度处锯干等方法处理砧木,防止橡胶树绿色芽片芽接幼苗抽生第一蓬叶期间回枯现象的发生;比较这些方法对芽接幼苗的萌芽速度、叶蓬生长、树高和茎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折干的方法处理砧木,芽接苗的回枯率接近于零,成苗率几达100%,高和茎粗生长量分别比对照的大73.2%和41.8%,效果最好。
1987年04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斌;雷斌;
对硼酚处理后的橡胶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结果表明,经硼酚合剂处理的橡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未处理的基本一致。受青变菌侵害(蓝变)的橡胶木材,其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经硼配合剂处理后的木材,其局部横纹(径向)抗压强度显著增强。
1987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温茂元;吴光儒;窦志浩;蔡景光;
从巴西引进4种桉树(巨桉、托里桉、柳桉、尾叶桉)首次在海南岛试种成功,丰富了海南岛的树种资源,为海南桉树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4种桉树中表现最好的是巨桉,其次是托里桉、柳桉、尾叶桉。巨桉在生长量、抗性等方面都优于我国大面积推广的雷林一号桉。5年生巨桉平均高17.08米,年增高3.40米;平均胸陉16.02厘米,年增粗3.20厘米。巨桉是速生桉树种,是造纸的优质原料。应重视巨桉的发展,做好优树选择和繁殖工作,加速建立巨桉造纸商品材基地。
1987年04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和鼎;
对海南三亚、陵水地区滨海河岸砂土成龄间作椰园的调研结果表明,该地椰园行间相对光强度为34.03~61.09%;0~30厘米土层椰子根系稀少;每亩椰园的水平有效根区仅占15~20%,椰园间作后生态条件得到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不仅增加了间作物的收益,而且椰子平均单株和每亩果实产量提高22.5~133.6%,果实的品质也有所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椰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本文还提出该地区椰园间作的要求和结构模式。
1987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慎言;
我院植物园迁地保存的30余种珍贵、稀有、濒危植物隶属22科27属34种。其中海南原产的21种,广西的3种,云南的4种,其它地点的7种。本文对其中11种重要植物从生长发育状况、生态、分布、用途等方面作了扼要的介绍。
1987年04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萍;陈炳兴;丁慎言;
亚特利棕花粉粒在10~15%蔗糖加10ppm硼酸的液体培养基上,于38±1~2℃恒温箱中培养4~5小时,就能发芽。将过筛去杂后的新鲜亚特利棕花粉放入40±2℃恒温箱中烘6~7小时,然后放入冰箱于5℃左右保存半年,其发芽率仍有80%以上。
1987年04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鸿柞;
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兼有医疗作用。在湛江市冬、春季,于室温条件下用棉子壳和蔗渣为主要培养料,进行猴头人工栽培,其每平方米产鲜菇量分别为4.8~6.38和4.4公斤。加过磷酸钙的棉子壳培养料的产菇量为64.4克/袋,不加过磷酸钙的为46克/袋。
1987年04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位夫;
甜竹粗生快长,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海南岛具有适宜于甜竹生长的气候、土壤条件,发展甜竹生产有很大的潜力,但限于目前的种植、加工技术水平和销售能力,建议在现阶段可先小规模地发展。
1987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春兰;
于70℃烘干新鲜胡椒果实,粉碎(60~80孔筛)后,用150倍0.5%HC 1—90%乙醇溶液浸提24小时,经离心再稀释100倍,这样制取的胡椒碱溶液可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340nm处)、1厘米厚石英比色杯测定吸收值。制备及测定胡椒碱溶液的全部操作过程必须避光。与国际标准法比较,使用这种方法测定胡椒碱含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且手续简便。
1987年04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济东;张丽华;潘寅;
本文以色谱柱Radial Pak Silia,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8.8/1.2,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为分析条件,测得颗粒状玉米罐头中天然维生素E(α-T)的含量为2.7ppm,糊状玉米罐头中的损失殆尽。结果表明用本法测定玉米罐头中天然α-T的含量有一定的可靠性。
1987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少琼;
本文根据螯合稀土钼原药的pH直和乙烯利的化学性质,认为螯合稀土钼原药不可能含有乙烯利,并对螯合稀土钼可能增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1987年04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永昌;莫善文;
热带山区的并发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进行。国际社会对此倾注了巨大的注意力,也引起许多争论。热带山区的开发有许多成功的实例,也有失败和受挫的教训。近二十年来世界热带山区开发的成绩很大,开发的势头正在在加强,开发的科学生也在提高。重视科学试验和调查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搞好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走综合发展的途径,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山区开发就能取得成功。反之,将会失败或者受到挫折。
1987年04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循精;
加工咖啡过程的咖啡果肉、种壳、内果皮、粘液及咖啡渣等副产品,含有粗蛋白、粗纤维与各种矿物质等成分。目前,国外正在开展利用这些副产品作饲料、肥料、燃料及工业原料等的研究。
1987年04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春良;
香蕉采收后,果实组织代谢释放的乙烯对果实的成熟具有敏感的刺激作用。诱导果实后熟所需乙烯的最低极限浓度为0.1~0.5ppm。在贮藏保鲜时,通过物理与化学的方法控制或消除果实内源乙烯的产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贮藏期间的果腐主要是炭疽菌和镰刀菌的浸染所致。使用多菌灵和苯菌灵对控制这些病菌所造成的果腐是有效的。乙烯利是香蕉催熟的优良化学药剂,乙烯催熟法可完全取代传统的熏烟法。
1987年04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一山;江振盛;
本文介绍80年代国外对水果包装材料不断进行改进的情况,以及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家对水果防腐保鲜采用的一些新技术,还介绍了香蕉、菠萝、芒果、番木瓜和油梨等热带水果贮运时的一些处理过程。
1987年04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