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方法的儋州橡胶林干旱监测

    梁彩红;蔡杏尧;陈小敏;吴青兰;

    为解决橡胶林干旱灾害等级指标的不足,通过分析儋州地区橡胶林干旱灾情调查资料,首次制订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方法(CWDIa)的橡胶林干旱等级指标,并通过对比验证,分析1961—2019年橡胶林不同物候期的水分亏缺距平指数。结果表明:橡胶树第二蓬叶抽发期、第三蓬叶抽发期、秋果成熟期几乎不会出现干旱,而第一蓬叶抽发期、春花期、落叶始期和落叶盛期出现干旱的概率很高,平均每10年出现6~7次干旱,尤其是落叶始期,59年中出现42年干旱,中旱20年,重旱5年,特重旱6年。研究结果弥补了橡胶林干旱等级指标的不足,对橡胶林开展实时干旱监测预警具有应用价值,也能很好地指导橡胶生产、提质增效、趋利避害,为天然橡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10期 v.43;No.31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香蕉优选2号幼苗对PEG6000模拟干旱的生理响应

    潘继红;余卫霖;高贤玉;郑健;张翠仙;俞艳春;

    为探讨香蕉优选2号的抗旱性,以不同PEG6000浓度(5%、10%、15%),不同时间(24、48、72 h)模拟干旱处理,检测与抗旱相关的MDA、Pro、SOD、POD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和香蕉优选2号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相同PEG6000浓度处理下,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随处理时间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相同时间处理下,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5%和15%PEG6000处理下,Pro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Pro含量在48 h处理下达峰值,48h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相同浓度PEG6000胁迫时,随时间的延长POD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OD活性峰值均在48 h。(4)胁迫处理后,SOD在24 h快速增加。(5)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发现,PEG6000浓度与MDA、Pro呈正相关,MDA与Pro呈正相关。综上,香蕉优选2号幼苗能通过调节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主动适应干旱胁迫,对干旱环境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

    2023年10期 v.43;No.31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栽植密度对互叶白千层生长状况的影响

    邓力;李艳枝;陈小红;韦初明;余玉珠;杨秀敛;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4种栽植密度对互叶白千层生长高度、胸径、高径比、冠幅及生物量的影响,选择出最佳栽植密度,为互叶白千层栽植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互叶白千层高度、胸径、高径比、生物量影响差异极显著,对冠幅影响差异显著。互叶白千层生长高度、胸径、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均以株行距1.0 m×0.80 m表现最好,以株行距1.0 m×0.50 m表现最差;互叶白千层生长冠幅以株行距1.0 m×1.00 m表现最好,但与其他处理之间相差不大。通过单株产量估算4个栽植密度的亩产生物量可知,株行距1.0 m×0.80 m生物量最高,株行距1.0 m×0.50 m生物量最低。综合分析,株行距1.0 m×0.80 m的单株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最大,可作为广西沿海北部湾区域互叶白千层最佳种植密度。

    2023年10期 v.43;No.315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温度和化学试剂对广西莪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宝优;朱艳霞;黄雪彦;吴庆华;周芸伊;韦莹;

    研究不同温度和化学试剂对广西莪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广西莪术实生苗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莪术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度条件,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水杨酸(SA)、褪黑素(MT)、脱落酸(ABA)浸种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及幼苗鲜重,分析不同温度和化学试剂对广西莪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莪术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其中25℃是广西莪术种子萌发最佳温度,播种后第5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50、100mg/L GA和50 mg/L IAA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芽率提高至32%~33%,其他试剂(浓度)处理没有促进反而抑制广西莪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莪术繁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10期 v.43;No.31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亚市豇豆肥效校正试验

    张天斌;陈志科;陈法静;陈川峰;林不三;

    为验证豇豆测土配方施肥的准确性和本地配方肥最佳施用量,对比、检验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和优化肥料配方,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配方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设置了配方施肥(1)(T1)、配方施肥(2)(T2)、常规施肥(T3)和无化肥(CK)4个处理。结果表明,T1、T2和T3均比无化肥(CK)增产增收;与T3相比,T2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平均增产6 306 kg/hm~2,节约化肥成本8 988元/hm~2,节本增效42 198元/hm~2。由此可见,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增效明显,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说明此施肥配方适宜在三亚市豇豆生产中推广。

    2023年10期 v.43;No.31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下食用菌栽培与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俞秀强;柯树炜;李铭;高秀云;李艺坚;刘钊;

    在林下进行食用菌栽种,可以实现食用菌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生产优势,有利于统筹协调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互相争地的矛盾,实现以短养长,发挥林菌优势互补的效果。文章聚焦林下食用菌栽培和育种2个方面的技术现状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2023年10期 v.43;No.31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牛大力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李忠保;郑艳;陈卫明;吴江祝;曾庆钱;黄勇;

    牛大力是我国传统名贵南药,广泛分布于岭南地区。牛大力为广西、海南和广东地方特色药食同源植物,除药用外,多用于药酒、药膳或煲汤原料。根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要求,针对广东牛大力种植环境要求、选地、整地、种苗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工艺流程、产地初加工、质量要求、包装、贮藏、运输、加工人员和记录等技术内容,制定了广东省牛大力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为牛大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10期 v.43;No.31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环境与资源

  • QuEChERS结合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及其裂解规律研究

    龚敏;陈明亮;金鹏;纪少凡;王朝政;李备;

    利用Qu ECh ERS结合UPLC—MS/MS,建立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残留的高效检测方法,并对其可能的裂解规律进行研究。水产品用乙腈提取后,经色谱柱Waters BEH C18(2.1*50 mm,1.7μm)分离,于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4种黄曲霉毒素在0.1~10.0 ng/m 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定量限为0.4μg/kg,分别以罗非鱼、对虾为基质,添加水平为0.4、1.0、10.0μg/kg时,回收率为83.1%~95.4%,相对标准偏差为2.0%~6.2%。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回收率和准确性能够满足水产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要求。

    2023年10期 v.43;No.315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胆草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胸膜炎的作用

    林烈员;高建亭;张艳;师鑫潮;刘海隆;何欣;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地胆草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急性胸膜炎的抗炎作用效果,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试验采用乙醇回流法对地胆草活性部位进行提取,以不同浓度地胆草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并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模型,测定胸腔液中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MDA、PEG2、TNF-α、IL-1β水平,研究地胆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地胆草提取物均能降低胸腔液及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大鼠急性胸膜炎,初步推测其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31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口市江东新区植物调查与分析

    曹凌仪;

    基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海口市江东新区植物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共调查到植物109科384属530种,包括本地种83科211属272种,占比51.3%,外来种73科206属258种,占比48.7%;入侵物种27科58属68种,占比12.8%。(2)优势科为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豆科(Fab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3)外来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和亚洲;乡土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非世界广布科的92.7%,占非世界广布属的89.8%。(4)各土地利用类型植物组成具有差异,在人工化程度较高的用地类型中,外来物种具有明显优势,多以景观物种植物为主。本研究为城市边缘区植被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10期 v.43;No.315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宁市五象岭森林公园园林植物及其景观调查与分析

    韦覃珊;王凌辉;

    森林公园因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是城市绿地中发挥森林功能,特别是发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主要的载体。为深入了解南宁市植物种类资源与景观现状,对地处南宁市五象新区的五象岭森林公园进行全面的植物种类调查、统计与分析,并对其景观营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南宁市五象岭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341种,隶属于103科,266属,其中,豆科(Fab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Aste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锦葵科(Malvaceae)、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和樟科(Lauraceae)为优势科;公园内植物的生活型丰富,乔灌草藤均有;可用观赏植物种类丰富,占所有植物种类总数的47.8%;所有植物种中乡土植物共有62种,外来植物共有279种,分别占植物总数的18.18%和81.82%。但南宁市五象岭森林公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园内主要树木类型为马尾松、湿地松及桉树林等人工林,导致公园景观结构不合理;同时园内乡土植物仅有62种,占比偏低,地域特征不明显;落叶植物种类不足,秋冬季可观景色缺乏等。针对上述不足,建议采取合理增加本土观赏植物应用比例、间伐等措施改善人工林林分结构,构建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同时通过加大垂直绿化植物的应用等措施进行改善。

    2023年10期 v.43;No.31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广东炭步芋头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防治

    罗燕羽;黄绍力;刘绍钦;魏利国;刘伟光;张木清;

    为明确为害广东炭步槟榔香芋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配套生物防治技术,为其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组织研磨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基于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与系统进化树分析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明确致病菌种类,并将芋脱毒种苗与微生物菌剂及生物炭相结合进行芋软腐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经组织研磨法分离到3株分离物,柯赫氏法则验证和菌落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与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T2202为广东炭步芋头软腐病致病菌,属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菌株S1905和S1910属假单胞菌,可导致芋头内部空洞、干燥发黑。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菌株T2202最佳生长的pH皆为7.0,可在5.0%的NaCl培养液和37℃下生长,氧化酶反应和吲哚反应呈阳性,明胶液化呈阴性,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乳糖产酸,可产H_2S。使用脱毒种苗进行栽培,在栽培基质中适量添加生物炭,并在定植前就开始施用微生物菌剂,定植后再定期施用,对芋软腐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2023年10期 v.43;No.315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七种杀虫剂对暗黑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严珍;岳建军;杨小琳;

    在室内以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优势寄生蜂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为研究对象,通过管测药膜法测定了常用的防控药剂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7种杀虫剂对暗黑赤眼蜂的急性毒性,评价了其安全性风险等级,并研究了杀虫剂对该蜂寿命和寄生率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虫螨腈、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暗黑赤眼蜂的毒力LR_(50)分别为1.48×10~(–11)、1.56×10~(–11)、2.75×10~(–9)和2.77×10~(–7 )mg a.i./cm~2,对该蜂的安全性风险等级均为极高风险性;其余3种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茚虫威对该蜂的毒力LR_(50)分别为2.43×10~(–5)、4.95×10~(–5)和2.62×10~(–4 )mg a.i./cm~2,对该蜂的安全性等级均为高风险性;与对照组相比,7种杀虫剂处理后暗黑赤眼蜂的寿命和寄生率均显著降低,表现出较高的亚致死效应。本研究测定的杀虫剂对该蜂均有较高的急性毒性风险。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剂,尤其是虫螨腈、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免对赤眼蜂造成严重的损伤。

    2023年10期 v.43;No.315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芒果中农药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林青;李备;吴基任;余欢欢;梁晓涵;魏静;

    为了解芒果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及其对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大小。从农贸市场、水果专营店、果园、批发市场等地采集芒果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采用了膳食安全性评价法计算农药残留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3种农药被检出,根据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噻嗪酮、乙酰甲胺磷、速灭磷、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在芒果中存在超标现象。噻嗪酮的MRL为0.1 mg/kg,检测结果均值0.054 5 mg/kg;乙酰甲胺磷的MRL为0.02 mg/kg,检测结果均值0.038 6 mg/kg;速灭磷的MRL为0.01 mg/kg,检测结果均值0.019 0 mg/kg;苯醚甲环唑的MRL为0.2 mg/kg,检测结果均值0.045 6 mg/kg;吡唑醚菌酯的MRL为0.05 mg/kg,检测结果均值0.058 3 mg/kg。根据ADI值和中国地区芒果摄入量采用膳食安全指数法评估,计算出不同人群的IFS值。所检出的43种农药在不同人群中食用安全指数IFS小于1。采用短期风险系数对危害物风险系数进行评估,检出的28种农药残留风险系数小于1.5,为低度风险。5种农药风险系数大于2.5,为高度风险。本次检测的芒果中存在农药残留污染情况,但IFS小于1。

    2023年10期 v.43;No.315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热带水果生产与保鲜以及加工现状

    王宇婷;周新;王喆;王军;

    热带水果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大宗热门商品。热带水果鲜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产量及贸易总额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我国作为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国之一,具有产量高、品种多样等优势。结合国内外主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对国内外热带水果的生产种植、保鲜技术、流通运输以及产品加工4个方面进行综述介绍。结合以上内容总结出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趋势及展望,为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v.43;No.315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1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自贸港新形势下对海南省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几点思考

    郭睿;谢有志;迟庆安;代蕾;韩晓荣;汪伟波;

    为了解海南省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省、市县、乡镇三级机构体系为研究对象,从职能、人员配备、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海南省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不规范,业务衔接断层断线,工作经费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三级机构体系队伍,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加强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借鉴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以提高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生物安全防控能力。

    2023年10期 v.43;No.315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经济

  • 异叶南洋杉木材机械加工性能评价

    韦鹏飞;刘衡;唐庆;符韵林;

    探究异叶南洋杉木材的机械加工性能,为其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异叶南洋杉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刨削、砂削、铣削、钻削、开榫等5项机械加工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木材在刨削和砂削加工性能上表现为优等,在铣削和开榫加工性能上表现为中等,在钻削性能上表现为劣等。异叶南洋杉综合机械加工性能得分为16,机械加工性能不理想。

    2023年10期 v.43;No.315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潜力与对策

    方伟;

    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2021年广东省粮食总产量1279.9万t,粮食播种面积3319.65万亩(1亩≈667 m~2),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综合分析发现,广东粮食产业呈现产量和面积逐渐趋稳、耕地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种植区域集中,以及粮食品牌化发展凸显等趋势。同时,也存在主粮比较收益低下、粮食生产资源未实现有效配置、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整体离高质量水平有差距等问题。提出为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应重点挖掘土地、劳动、技术、市场和政策的潜力,并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相关政策。

    2023年10期 v.43;No.315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南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黄丽娜;赵增贤;程世敏;魏军亚;魏守兴;

    全面剖析海南香蕉产业现状,从气候、区位、产业基础、产业技术保障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海南香蕉产业发展优势;结合目前海南香蕉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特异种质资源新品种、促进种植优势区域发挥、加强香蕉产业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香蕉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快香蕉生产机械化进程、加速香蕉配套产业发展等发展对策。

    2023年10期 v.43;No.315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域特征的大叶种茶产业发展研究——以海南五指山为例

    彭伟伟;王岳飞;周玉景;

    海南五指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不仅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茶叶产区,且是黎苗族核心聚居区,具有典型的地域优势。文章基于五指山的地域特征,分析影响五指山大叶种茶产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要素;运用产业融合理论,探索性提出了结合地域特征、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国际旅游消费中心4个产业维度,推进五指山大叶种茶在产业结构转型、茶旅融合发展和大叶种茶品牌塑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海南五指山大叶种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2023年10期 v.43;No.315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草果产业发展思考和探讨

    宋启道;何思翀;阿普前;孙涛;李彦;谢金杨;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已成为全国草果核心主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草果已成为怒江州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优势产业。文章概述了云南省草果产业发展概况和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怒江草果产业发展存在的4个方面问题,提出了推进怒江草果产业发展的4点建议,以期为怒江草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v.43;No.315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