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鹏;吴小平;罗雪华;吴炳孙;王文斌;张永发;邹碧霞;
分别采用固定深度法、等效质量法和纵向拟合法对海南植胶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海南植胶区4种不同母质分别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储量逐渐降低。3种方法计算的海南植胶区4种砖红壤0~6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平均为47.98~59.14 Mg/hm~2,远低于同气候带原始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
2016年10期 v.36;No.230 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永森;
为给‘宝岛’香蕉生产提供适宜的施肥方式,试验采用低压微喷灌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香蕉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传统施肥(干撒肥料,CK)为对照,设置3个低压微喷灌施肥量处理,依次为传统施肥量的100%(T1)、80%(T2)和60%(T3)。试验结果表明:较CK相比,T1和T2表现为生长势强,抽蕾期提前约30 d,产量分别提高8.80%和6.87%以上,每公顷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1.84万和12.03万元。因此,T2是为生产中较好的施肥模式。
2016年10期 v.36;No.23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道源;韩晓燕;黄庆文;罗丰;肖春雷;刘勇;黄国宋;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对照和接穗,分别与6个不同类型的砧木进行嫁接,探讨不同砧木对西瓜生理性状、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等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适合‘早佳84-24’嫁接砧木的优良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6个砧木品种中,‘刚强’‘Nf1’与西瓜品种‘早佳84-24’嫁接后,长势旺盛、产量高、抗病性强,可作为三亚地区西瓜嫁接栽培的砧木品种。
2016年10期 v.36;No.230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庆文;李秋洁;薛尚伟;罗丰;吴乾兴;刘勇;黄国宋;肖春雷;韩晓燕;
用4种不同的南瓜砧木对油亮型黄瓜品种亮优王A、S4进行嫁接栽培,分析不同砧木对油亮型黄瓜的生长、品质和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惠美一号砧木作为油亮型黄瓜砧木,可增强黄瓜植株长势,提高黄瓜产量,折算每公顷产量可达60 t以上,并且对其品质无负面影响。惠美一号砧木与S4组合为最佳嫁接栽培组合,其产量最高,瓜条大小匀称、光泽油亮、瓜柄短,商品价值高。
2016年10期 v.36;No.23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卢焕萍;陈蝶聪;王春林;
冬种辣椒是广东冬季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但冬种辣椒生产常常受寒潮、连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威胁。调查广东省冬季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结合冬种辣椒的生长和栽培特点,探讨广东气象条件与冬种辣椒生产的关系,分析冬种辣椒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特征及其对辣椒生产的影响。辣椒属喜光喜温作物,同时根系较浅,对水分要求严格。寒害是冬季辣椒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2、3月份的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容易给辣椒造成渍害和湿害;冬季干旱发生频率也较大,珠江口北部以及雷州半岛地区是重点防范区域;而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冬季暴雨对辣椒生产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提高广东省冬种辣椒生产的综合抗灾能力,并针对不同的天气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016年10期 v.36;No.230 19-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沈雁;陈卫军;陆晨;牛晓庆;祝志欣;
棕榈油是由油棕树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是重要的食用油及工业用油。自然状态下,油棕的产量受到授粉率的制约。将油棕花粉在适宜的条件下贮存并保持其活力,在适当时间对油棕人工授粉对于提高油棕的产量有实际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培养基萌发法研究干燥时间、保存温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成分对油棕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棕花粉保存的最佳条件为在38℃干燥36 h后保存于-20℃;油棕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5℃;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高浓度则抑制;硝酸钾的浓度对油棕花粉萌发没有显著影响。
2016年10期 v.36;No.23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湘阳;曾炳山;裘珍飞;
地被银桦是杂交品种,无性繁殖对保持地被银桦的品种特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组织培养为繁殖方法,从激素的浓度、种类、大量元素及糖等方面对地被银桦的增殖培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6-BA的浓度对增殖苗的高度有显著影响,6-BA和IBA对试管苗的玻璃化比例均有显著影响,NH_4NO_3和KH_2PO_4的浓度也显著影响增殖苗的高度。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培养基(NH_4NO_3412.5 mg/L,KH_2PO_485 mg/L)+6-BA 0.3 mg/L+IBA 0.1 mg/L+糖35 g/L。
2016年10期 v.36;No.230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丽丽;艾斌凌;郑晓燕;盛占武;
为有效利用香蕉茎秆资源,提高其厌氧消化效率,采用碱法对香蕉茎秆固体剩余物进行预处理,探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香蕉茎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 OH浓度为8%时,对香蕉茎秆原料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达最高,分别为22.5%、9.1%、13.7%;6%Na OH处理组30 d累积产气量最高可达3 775 m L,比对照组提高24.2%,单位干物质产气量达377.5 m L/g TS。碱预处理可有效提高香蕉茎秆产气潜力。
2016年10期 v.36;No.23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火春;冯岗;杨佳何;王瑶;闫超;张静;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定性筛选复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联合毒力并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增效配比体积为7∶3、6∶4、5∶5、3∶7、2∶8和1∶9,其中以6∶4增效作用最显著,CTC值达880.96;吡唑醚菌酯与松脂酸铜按Horsfall法设计9种配比均无拮抗作用,除配比8∶2为相加作用外,其他配比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3∶7增效毒性比率最大,CTC值为430.30,增效显著。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2种杀菌剂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最佳毒力增效配比体积分别为6∶4和3∶7。
2016年10期 v.36;No.230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桑利伟;刘爱勤;高圣风;孙世伟;苟亚峰;王政;孟倩倩;
胡椒瘟病是危害我国胡椒产业的首要病害,目前基本依赖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筛选应用生物农药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胡椒瘟病病原菌对12种生物农药和新型低毒化学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70%烯酰·嘧菌酯WG、木霉菌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对胡椒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且敏感性高,EC_(50)分别为0.211 3、0.49和0.78μg/m L。
2016年10期 v.36;No.23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涛;张龙;曾宇;李相煌;
通过施用不同药肥,研究其对香瓜根际线虫数量、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噻唑磷颗粒剂、复合芽孢杆菌水剂+氨基酸、复合芽孢杆菌水剂、石灰氮、木霉菌能降低盆栽香瓜根际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性、杂食性线虫、食真菌类线虫、捕食类线虫,其中对杂食性线虫的影响最大。从不同药肥处理对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和防效来看,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处理和阿维·噻唑磷、石灰氮处理均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58.34%~100%,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016年10期 v.36;No.230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福庆;徐呈祥;马艳萍;张旭佳;
砂糖橘是广东肇庆著名特产水果,但采后病害重、不耐贮藏。基于前期试验及筛选结果,选用咪鲜胺锰盐为杀菌剂,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浸果处理,对果实采后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腐烂率等3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及对药剂施用安全性进行观察鉴评。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砂糖橘果实采后防腐保鲜作用显著,适宜施用浓度为0.15%~0.20%(按有效含量);室温下贮藏15、30、45、60、90 d的果实腐烂率分别为0、5%、<10%、<10%、<30%,未腐烂果实的味道和气味未出现特异性变化。对砂糖橘果实采后咪鲜胺锰盐保鲜处理相关的其他技术环节进行探讨。
2016年10期 v.36;No.230 50-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硕;袁伟方;陈川峰;李祖莅;邓德智;罗宏伟;
为评价新贝奥(雷公藤甲素)在三亚农田灭鼠中的杀灭和抗生育效果,分别在坡田洋和妙林洋开展秋防和春防试验。秋防区防后第11、41和70天从防治前鼠密度大发生(28.57%)分别降至2.86%、3.81%和6.80%;春防区防后第19和47天从防前鼠密度大发生降至轻发生,校正灭效99.48%~99.88%。睾丸下降率和怀孕率明显下降,药剂安全性好,推荐在本地区农田大面积推广应用。
2016年10期 v.36;No.23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邓东华;汪月琼;钟杰平;李普旺;廖禄生;许逵;秦云霞;王兵兵;彭政;
天然橡胶(NR)的结晶性能是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凝固方法制备了NR生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蛋白质、水溶物、丙酮溶物对NR生胶低温诱导结晶过程中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和丙酮溶物可以促进NR的结晶并提高结晶度,水溶物则阻碍NR结晶。
2016年10期 v.36;No.230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林兴娥;周兆禧;戴敏洁;马蔚红;陈盛坤;
为明确红毛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海南省保亭县南茂农场采集的13个代表性品系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3份红毛丹当地主栽品系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的K、Mg、P含量均较高,其次为Ca和Fe;各矿质元素间,Mg与Mn呈显著相关,与P呈极显著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相关,Cu与Fe呈显著相关;果肉中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与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8种矿质元素与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
2016年10期 v.36;No.23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房一明;李恒;胡荣锁;贺书珍;赖剑雄;谭乐和;
以可可鲜豆为原料,选取酿酒曲増香高产型、葡萄酒/果酒专用型、32762、1425、1557、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1793共7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对7种可可果酒不同发酵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酵2周时,酒液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分别为41、47、37、39、36、50、35种,其中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酿制的果酒中香气成分种类较多;可可果酒中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要的酯类成分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醇类中乙醇和苯乙醇存在较多,其中苯乙醇为呈香成分,这些特征香气成分赋予了可可果酒独特的风味。通过仪器测定和嗅闻感官综合判断,葡萄酒/果酒专用型、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发酵的可可果酒香气和口感较好,适宜大众口味。
2016年10期 v.36;No.230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龚敏;梁振纲;孙慧洁;
建立槟榔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采用1%乙酸-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液,直接稀释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研究结果发现,9种有机磷农药成分的线性范围均在2~20 ng/m 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3.4%~120%,RSD为0.59%~9.93%,方法检出限为50.0μg/kg。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及稳定性,可用于槟榔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016年10期 v.36;No.23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珊;黄皓;梁卫驱;罗华建;陈仕丽;李艳芳;徐匆;
低氧热泵干燥技术是采用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代替常规空气作干燥介质,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低氧环境的气调干燥加工。该技术提升干燥品质,节约能耗,提高干燥效率,有效解决氧敏性、热敏性物质的干制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低氧热泵干燥技术中不同气体作干燥介质的物性研究、对干燥品质特性的影响、相关装置的研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2016年10期 v.36;No.230 83-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