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耕作与栽培

  •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吴晨光;张冬明;

    为了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对海口市水稻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2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氮(N)肥利用率为40.27%,磷(P_2O_5)肥利用率为27.67%,钾(K_2O)肥利用率为41.35%;配方施肥(N_2P_2K_2)的水稻平均产量最高,为504.01 kg/亩(1亩≈667 m~2),有效穗长最高(25.91 cm)、瘪粒数(29粒)最低,稻秆重(41.84 g)、稻谷重(42.75 g)、结实率(83.99%)以及稻秆的氮、磷、钾、钙含量,稻米的氮、钾含量最高。数据证明,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稻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是海口市水稻产值效益的一大重要保障。

    2023年09期 v.43;No.31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商麦188干物质形成、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孟自力;朱倩;倪雪峰;王祁;闫向泉;朱伟;

    设计5个施氮量0(N0,CK)、100(N100)、150(N150)、200(N200)、250 kg/hm~2(N250),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对弱筋小麦商麦188干物质形成、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施氮量0~250 kg/hm~2,干物质积累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施氮为200 kg/hm~2时最高。开花前后,N200处理的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对籽粒贡献率均较高;开花前,N200较其他处理更有利于营养器官所贮藏的同化物向籽粒转运,转运量比N250、N150、N100、N0分别高9.58%、22.18%、44.53%、129.91%;开花后,N200干物质在籽粒中的积累量较N250、N150、N100、N0分别高3.66%、3.78%、6.18%、6.82%,说明N200处理在植物成熟期有利于积累干物质,开花后也有利于物质向籽粒转运,维持了灌浆中后期较高的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效果最优。弱筋小麦商麦188籽粒品质与施氮量的增加呈负相关,在N0、N100、N150和N200处理时,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等指标均达到优质弱筋小麦的标准;在N250处理中,其蛋白质含量指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的最低标准,所以认为,施氮量在200 kg/hm~2以下才能保证弱筋小麦的品质;弱筋小麦在N200处理下获得了最高产量,各处理表现为N200>N250>N150>N100>N0,前4个处理较N0分别提高了42.99%、38.70%、24.85%、12.39%。综合考虑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品质和产量等结果可知,N200是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品种商麦188获得的优质与高产的最佳处理。

    2023年09期 v.43;No.314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三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光响应模型拟合及光合特性研究

    肖妮洁;史艳财;韦霄;熊忠臣;邓丽丽;

    对牛尾菜、赤苍藤和土茯苓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与光合特性进行研究,为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牛尾菜、赤苍藤及土茯苓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方程模型对3种植物的光合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研究3种植物光合日变化规律,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3种植物拟合效果最好的均是双曲线修正模型;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光响应曲线趋势较为一致,三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小为牛尾菜>土茯苓>赤苍藤;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的日变化呈双峰或单峰曲线,且三者峰值出现时间略有差异,其中牛尾菜和赤苍藤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都呈明显双峰形,而土茯苓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则呈单峰趋势,三者净光合速率达到第一峰值的时间相同,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与之相似;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正相关[表现为r=0.478(牛尾菜)、r=0.325(赤苍藤)、r=0.060(土茯苓)],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相关性大小表现为赤苍藤(r=–0.092)<牛尾菜(r=–0.162)<土茯苓(r=–0.532)],均未达显著水平;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利用强光能力弱,都具有一定的阴性植物特征,实际生产中可对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进行遮阴处理或通过控制上层植物荫蔽度来调整光照,以提高3种植物的光合效率。

    2023年09期 v.43;No.314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保水剂对大花序桉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韦存瑞;廖思;左秋玉;杨梅;

    为筛选有利于大花序桉抗旱且促生效果较好的保水剂用量,以广西林科院培育的大花序桉容器苗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对比分析微生物保水剂不同用量下,大花序桉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施用保水剂可以促进大花序桉幼苗生长,施用量为5 g/株时,苗高增长量最大,分别为42.18 cm,较对照提高26.25%;(2)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大花序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施用量为5 g/株时,三者达到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100.15%、52.94%、16.87%,胞间CO_2浓度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叶片N、P、K、Fe、Mn、Cu、Zn等元素含量在施用量为5 g/株时最高,分别较对照高75.73%、6.38%、65.67%、209.78%、193.21%、20.34%、59.04%;(4)大花序桉苗高及地径的增长量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N、P、K、Fe、Mn、Cu、Zn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综上,适宜的微生物保水剂用量可以缓解干旱胁迫,提高大花序桉的光合能力,促进养分吸收和苗木生长。大花序桉最适保水剂用量为5 g/株。

    2023年09期 v.43;No.31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铝胁迫下苹果酸对灰木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禤俊卿;谢慈江;石驭天;申礼凤;杨梅;何春;

    为了解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e Blume)幼苗对酸铝复合胁迫的生理适应性,以灰木莲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苹果酸(0、5、10、15 mmol/L)和铝(0、60、120、150 mg/L)模拟酸铝复合胁迫,测定幼苗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SOD、CAT活性。结果表明,相同铝浓度下,添加中低浓度苹果酸处理的灰木莲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普遍高于未添加苹果酸处理,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苹果酸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中低浓度的苹果酸(5、10mmol/L)能够增加中低铝浓度(60、120mg/L)处理下灰木莲的POD和CAT活性。10 mmol/L苹果酸能够有效缓解灰木莲受到的浓度为150 mg/L的铝胁迫,5 mmol/L苹果酸能够有效缓解灰木莲受到的浓度为60和120 mg/L的铝胁迫。

    2023年09期 v.43;No.314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蔗抠芽育苗移栽技术研究

    吴建明;陈荣发;范业赓;廖李权;李燕娇;丘立杭;

    为打破传统栽培模式,实现“种苗”代替“种茎”的重大变革,为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提供配套的栽培技术。以桂糖55号的茎尖组培脱毒健康种苗一代种茎、二代种茎、三代种茎和常规种茎为试验材料。2019—2020年,设计健康种苗一代种茎抠芽(从蔗茎中抠出蔗芽用秧盘育苗)育苗不同密度T1(57 750株/hm~2)、T2(33 750株/hm~2)、T3(27 750株/hm~2)、健康种苗一代种茎直播T4(60 000芽/hm~2)和常规种茎对照T-CK(90 000芽/hm~2)共5个处理;在此基础上,2021年设计健康种苗抠芽育苗一代种茎F1(30 000株/hm~2)、二代种茎F2(30 000株/hm~2)、三代种茎F3(30 000株/hm~2)和常规种茎F-CK(30 000株/hm~2)共4个处理。2019—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健康种苗一代种茎抠芽育苗T3处理的新植蔗和宿根蔗的有效茎数比对照分别提高10.55%和19.27%,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7.92%和7.43%;健康种苗一代种茎处理的新植蔗糖分略低于对照,但宿根蔗的糖分没有差异。2021年试验结果表明,健康种苗抠芽育苗一代种茎(F1)、二代种茎(F2)和三代种茎(F3)抠芽育苗的甘蔗有效茎数比对照分别高57.14%、42.41%、42.56%,蔗茎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4.78%、39.06%和29.2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二代种茎抠芽育苗的产量最高,为100 526.40 kg/hm~2,高出对照39.06%,糖分也高出对照0.09(绝对值)。说明在滴灌条件下,甘蔗抠芽育苗的最佳代数是茎尖脱毒健康种苗二代种茎,密度为30 000株/hm~2,茎尖脱毒健康种苗的蔗茎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种茎。

    2023年09期 v.43;No.314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芽在三亚工厂化生产条件筛选

    刘扬;孙秋南;叶其宏;吴邦荣;孔祥义;罗丰;

    为了解决花生芽在三亚工厂化生产腐烂发霉的问题,对花生种子的泡种温度、泡种时间、催芽时间、催芽温度及蚯蚓粪添加量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花生种子用40℃温水浸泡8h,发芽率为97.22%,发霉率为0,效果较佳;最佳的催芽温度为24℃;催芽36 h花生芽的长度较适合播盘生产,发芽率可达96.11%;添加200 g蚯蚓粪培养,单根产量达到最高,为7.30 g。优化了花生芽在三亚工厂化生产条件并提高产量。

    2023年09期 v.43;No.31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木耳发酵料堆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袁滨;黄艺宁;连燕萍;柯丽娜;吴振强;邓优锦;

    为了探究毛木耳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以及各时期标记物种,为揭示发酵机制提供依据,从而为筛选发酵过程的有益细菌提供参考。将栽培毛木耳的发酵培养料混匀建堆,自然发酵,发酵周期35d,从初始开始,每次翻堆前采用5点取样法取5个平行样本,一共5组25个样本;对样本进行16S rDNA扩增子建库及测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毛木耳发酵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丰富,每个时期的OTU样本,数目分别为2807、2271、2553、2465和2106个,建堆期最多,第4次翻堆最少;PCA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时期的样本聚集,不同时期的样本分开;UPGM聚类显示,每个时期的不同重复在同一个分支内,每个时期形成独立分支。根据丰度的占比,在属水平,发酵堆中的菌群演化规律为尿素芽孢杆菌属从发酵初期到发酵完成,相对丰度依次为0.53%,18.51%,20.31%,37.10%和40.85%;嗜热共生杆菌属相对丰度依次为2.90%,4.69%,6.88%,7.22%和18.27%,占比逐渐提高;嗜热双孢菌属Thermobispora与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在D0期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4.55%与13.42%,发酵一个月后下降为1.82%与0.08%。随着发酵的进行,微生物的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局部在第二次翻堆有反弹;PCA及UPGM聚类能将各个时期发酵堆有效分开;在属水平,发酵堆的微生物群落从建堆期的嗜热双孢菌属Thermobispora与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演变成发酵成熟期的尿素芽孢杆菌属Ureibacillus与嗜热共生杆菌Symbiobacterium。

    2023年09期 v.43;No.314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黔西南州地方香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郭计华;和绍翠;洪婷;周端咏;张颢严;曾富飞;

    以黔西南州不同地区45份香蕉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条引物扩增出83条DNA条带,每个引物平均扩增条带10.4条,多态性比例为96.38%。利用NTsys 2.10e软件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673时,将试验材料分为五大类:第Ⅰ类包含7份香蕉材料,第Ⅱ类包含9份香蕉材料,第Ⅲ类包含3份香蕉材料,第Ⅳ类包含22份香蕉材料,第Ⅴ类包含4份香蕉材料。研究为黔西南州香蕉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43;No.31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黎药胆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及其基因功能预测分析

    卜宣尹;杨卫丽;

    以海南省5个产区采集的胆木为材料,采用高通量16SrRNA测序技术分析了胆木的根、茎、叶和表皮4个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并通过PICRUSt分析其内生细菌的潜在功能。结果表明,胆木在16SrRNAV3-V4区高质量序列片段共得到3 759 378条有效序列,划分为3 475个OUTs,内生细菌分为30门、82纲、183目、326科、764属,具有丰富的菌群多样性,组间差异显著。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可知,共有优势菌属为Chloroplast_unclassified(25.11%)、芽孢杆菌属Bacillus(15.16%)、伯克霍尔德氏菌属Paraburkholderia(7.06%)、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5.03%)、马赛菌属Massilia(4.60%)。其中,根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霍尔德氏菌属(Paraburkholderia)、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茎优势菌属为Chloroplast_unclassified、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马赛菌属(Massilia)、Mitochondria_unclassified;叶优势菌属为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表皮优势菌属为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PICRUSt分析显示,胆木不同组织内生细菌主要涉及6个生物代谢通路及36个子功能。不同组织的内生细菌基因二级功能层预测基因种基本无差异,但基因丰度具有显著差异,代谢为影响胆木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全面揭示胆木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能为其内生细菌的进一步应用、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丰富微生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2023年09期 v.43;No.314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七十八个月季品种的耐热性评估

    袁志民;温志;伍成厚;傅小霞;乐龙胜;刘瑞霞;

    为了评估新引种月季品种的耐热性,根据盆栽月季的热害指数对78个月季品种进行了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78个月季品种的热害指数为0.05~1.00,耐热性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采用聚类分析法,初步筛选出耐热性较强的月季品种7个,分别是柠檬酒玫迪兰、雅克·普莱维尔、查尔斯·阿兹纳弗、金卡、居里夫人、民俗舞会和银禧庆典。

    2023年09期 v.43;No.314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园林园艺

  •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2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

    李远球;戴克元;曾阳金;肖金海;饶兴权;蔡锡安;

    为了充分发掘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保护区自然分布的102种野生观赏木本植物的观赏价值、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由观赏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四大约束因素,共17个指标因子构成。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观赏价值所占权重最大,表示观赏价值在综合评价中较为重要;在二级指标中,花果色彩、经济价值、生态习性、芳香性等因素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根据综合评分的等级划分,乔木组有15种(南山茶、观光木、毛桃木莲、蓝树、金叶含笑、伯乐树、香港四照花、假地枫皮、头状四照花、厚叶厚皮香、广东含笑、厚叶冬青、桂南木莲、木竹子、钟花樱桃),灌木组有7种(桃金娘、黄花倒水莲、南岭小檗、红花八角、马银花、猴头杜鹃和灯笼树)植物的综合评价为Ⅰ级,此类植物在观赏价值、资源开发潜力和生物学特性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强的开发前景。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木本观赏植物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2023年09期 v.43;No.314 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绿地景观植物调查研究

    谭凯文;李林;和太平;

    对我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规划是乡村风貌改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植物景观为切入点,对红岩村植物展开全面统计及景观分析。结果表明,红岩村共有维管植物152种,隶属于73科133属,包括乡土植物90种,外来植物62种,占比分别为59.21%、40.78%,其中中国特有植物2种,濒危植物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按观赏部位统计,有观叶植物36种,观花植物84种,观果植物47种,观形植物52种和芳香植物32种。总体评价,红岩村植物种类繁多,观赏性高,建议丰富藤本及竹类品种的应用,增加彩叶树种、冬春季观果植物和芳香植物数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植物实施管控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地养护管理体系。

    2023年09期 v.43;No.314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HP法的西安长安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韩璐;

    以西安长安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长安公园20个样地进行调查、拍照,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3个指标层,采用9个要素层构建长安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显示:西安长安公园3个指标层权重值大小表现为生态功能>观赏功能>文化与服务功能,9个要素层权重值大小表现为植物群落丰富度>乡土植物应用>植物景观层次>植物生长状况>植物形态多样性>植物与环境协调性>植物景观体验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植物景观意境表达。对20个样地综合指数进行等级划分与排序可知,长安公园综合质量评价等级为优的样地为4个,良好的样地为11个,一般的样地为5个,差的样地为0个。长安公园植物景观整体良好。研究结果为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和植物景观的搭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023年09期 v.43;No.314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工程与经济

  • 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产品标准比对

    韦艳菊;吴敏;莫冬丽;王全永;

    辣椒是中缅之间的重要贸易农产品,2022年中国与缅甸未磨干辣椒贸易总量约5 309.85 t,其中从缅甸进口约5 082.24 t,出口至缅甸约227.61 t。通过开展中国和缅甸干辣椒产品标准比对,可为保障辣椒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双边辣椒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双边辣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9期 v.43;No.314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连通与效应:中老铁路对澜湄农业合作的影响

    晋燕;冯璐;姜晔;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互联互通构建了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以中老农业合作为切入点,从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合作3个维度分析中老铁路开通对澜湄农业合作带来的影响。中老铁路开通有助于扩大跨境农业投资与贸易,带动沿线农业农村发展,激活农业合作新动能,同时也存在农业生态安全、市场无序竞争等潜在风险。建议加强中老政策支持及战略对接,发展投资贸易全产业链布局,以重点农业项目促进合作,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沿线物流枢纽服务,促进中老及澜沧江—湄公河、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稳步发展。

    2023年09期 v.43;No.314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曾小红;李光辉;王小芳;胡杰;

    胡椒是世界重要的香料饮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国胡椒生产规模较小,占世界份额较低,但中国是世界胡椒主产国之一,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通过对世界及中国胡椒的生产、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世界及中国胡椒生产规模、单产、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趋势;预测中国胡椒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2023年09期 v.43;No.314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芒果加工研究态势分析

    张雪艳;吕建秋;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等软件,从多个维度对国内外芒果加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求芒果加工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芒果加工研究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研究视角多样,研究重心逐渐从传统芒果加工产品制作工艺探究向技术研发、芒果副产品应用以及活性化合物提取等方面转移。但国内目前非果实部分研发薄弱,技术问题是制约的主要因素。建议未来向芒果活性化合物提取以及副产品利用方面进行探索,推动芒果资源充分利用。

    2023年09期 v.43;No.314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2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和新西兰猕猴桃生产现状的比较分析

    韩茹梦;李瑞鹏;涂美艳;罗中魏;张江周;张俊伶;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国和最大生产国,然而猕猴桃单产较低,品质不佳,价格优势不足,经济性状表现远远落后于其他猕猴桃生产国。新西兰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生产的猕猴桃在国际猕猴桃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措施、采收、品质、品牌和销售等方面,对比了中国与新西兰猕猴桃生产中存在的差距,解析其中的原因,并对中国猕猴桃生产提出了生产管理建议,以期为中国猕猴桃提质增效,缩小与国际猕猴桃的产量差和品质差,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43;No.314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1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云南青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赵东兴;赵国祥;杨永智;陈林杨;张建春;李春;

    青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云南拥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区位优势,加上在政策和市场的引领下,使得青柚产业在云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推进云南省青柚产业进一步发展,文章对青柚产业在云南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青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2023年09期 v.43;No.314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带农业科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订阅

    <正>《热带农业科学》(月刊)于1980年创刊,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类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2196/CN 46-1038/S。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发行代号BM8913,国内邮发代号84-31。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国内清华同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国学术出版网络总库、万方数据、龙源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国外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荣获“中国农业期刊优秀期刊”“中国农业期刊优秀团队”。

    2023年09期 v.43;No.314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