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专家荐稿

  • 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张知晓;户连荣;刘凌;季梅;李云琴;杨建东;付文;

    草地贪夜蛾(FAW)是一种农业害虫,2019年入侵我国,并迅速扩散至13个省61个市261个县。其寄主多样,繁殖和取食能力强,在国外有周期性爆发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记录。探索实施FAW综合防治势在必行。本文聚焦生活习性、寄主范围和分布发生区域等方面,综述FAW生物学特性,并就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控等方面阐述FAW防治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构建IPM系统思路:重构生物群落结构,改造生态系统环境条件,推动FAW害虫农业生态系统向稳定态演替,并实施定点监测,综合评判后调节系统结构或实施应急防控措施,最终实现成功防治FAW的目标。

    2019年09期 v.39;No.265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10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封面文章

  • 狭头层菌管蓟马——一种灵芝重要害虫

    唐良德;徐林;田庆恒;

    报道了一种为害灵芝栽培的重要害虫——狭头层菌管蓟马Pygmaeothrips angusticeps,并对其雌成虫的形态特征以及蓟马的为害症状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2019年09期 v.39;No.265 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耕作与栽培

  • 钾肥对甘薯品种‘龙紫4号’高产生理特性的影响

    黄艳霞;郭其茂;林子龙;陈根辉;

    为了研究钾肥对紫心甘薯品种‘龙紫4号’的高产栽培影响,以紫心甘薯‘龙紫4号’为材料,设置不施钾肥处理(CK)、施钾(K2O) 80 kg/hm2(K1)、施钾(K2O) 160 kg/hm2(K2)、施钾(K2O) 320 kg/hm2(K3)等4个施钾水平,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甘薯地上部生物性状、地上茎叶和地下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施钾肥处理的甘薯前期地上部茎叶生长比不施肥的快,分枝数明显多于CK,K2处理,茎叶生长速度前期快速,中后期稳定,利于后期地下部块根的积累;施钾(K2O) 160 kg/hm2对‘龙紫4号’地下薯块干物质的累积最合适,光合产物向地下根部转移的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过量增施钾肥对甘薯地下部干物质的累积效果不显著。试验中,施钾量(K2O) 160 kg/hm2是‘龙紫4号’高产高效的施钾栽培模式。

    2019年09期 v.39;No.265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木薯野生种与栽培种相互嫁接技术的研究

    鲍茹雪;张怀方;陈新;邹枚伶;王文泉;

    传统的嫁接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地上地下遗传嵌合体,对于采用现代组学技术研究生物信号与物质传导具有特殊的价值。为获得嫁接嵌合植株,对木薯野生祖先种W14与栽培品种KU50、SC205进行相互嫁接,通过破种壁结合激素处理解决W14种子苗繁育问题。结果表明,采用终浓度为100 mg/L的萘乙酸(NAA)与赤霉素(GA3)混合激素溶液处理后,W14种子发芽率最高;筛选出劈接为适合的嫁接手法,嫁接成活率达87.0%;嫁接后温度控制在27℃左右,暗培养24 h后,逐渐增加光照;嫁接前3 d湿度控制在90%以上,后逐渐降低湿度至正常,可以保证嫁接苗健康生长发育。获得的生理性嵌合体植株,为揭示木薯源、流、库之间内在协调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

    2019年09期 v.39;No.265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有机肥和菌剂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国栋;黄金堂;龚屾;

    为提高花生产量与品质,优化土壤环境,在化肥用量减半的前提下,设益田有机肥+中农绿康菌剂、益田有机肥+阿姆斯菌剂、金沂蒙有机肥+中农绿康菌剂、金沂蒙有机肥+阿姆斯菌剂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和菌剂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及菌剂,均能够促进花生植株生长,提高主茎高、侧枝长,增加百果重、百仁重、双仁果率、饱果率和单株果重,提高花生荚果及籽仁产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及菌剂处理均提高了花生的蛋白质、粗脂肪、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含量;在4个处理中以T1处理(化肥+益田有机肥+中农绿康菌剂)综合效应最佳,与单施化肥相比,其荚果产量提高8.05%,籽仁产量提高10.66%,蛋白质含量提高3.86%,粗脂肪提高1.73%。

    2019年09期 v.39;No.26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有机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番茄养分分配的影响

    岳学文;潘志贤;鲍忠祥;李建查;李坤;方海东;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有机肥梯度(CK、M1、M2、M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根冠比、生物量、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根冠比低于未施肥处理;M2茎叶及全株生物量最大,其次为M1;茎叶氮磷含量及累积量明显高于根系;M1和M2的茎叶和根系氮磷累积量差异不显著;M3的磷利用效率显著低于M1、M2,这可能是由于有机肥施用量过多;有机肥增强了钾的利用效率,钾利用效率为M3>M2>M1>CK,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019年09期 v.39;No.26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温处理对台湾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崔寿福;刘福平;何恩铭;许传俊;张小杭;

    以台湾百合为试验材料,用鳞茎进行梯度低温处理试验,研究低温处理对台湾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低温处理可以打破台湾百合正常休眠,处理后植株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缩短,提前开花,花期集中度高,但花朵数量少,仅1~2朵,植株矮,鳞茎小;最佳梯度低温组合为低温预处理(16℃) 2周→人工气候箱处理(9℃) 2周→人工气候箱处理(4~6℃)处理4周→回温至(9℃) 1周种球打破休眠开始发芽;未经低温处理的台湾百合在30℃以下可以直接萌芽生长,但植株生长期长,叶片多,植株高,茎粗,花朵大且数量多。梯度低温处理有利于加快百合育种进程,缩短育种时间,同时可以控制花期,有利于台湾百合在城市园林上应用。台湾百合具有适应性强、自交亲和性强、生长势强、耐热性强以及自然状态下花期很长等其他百合品种少见的优良特性,在今后百合育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9年09期 v.39;No.265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环境保护与生理生化

  • 海南省东方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周洋;佘小漫;金宝红;何自福;

    东亚飞蝗属直翅目飞蝗科飞蝗属昆虫,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性极大的害虫。本文概述了海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情况,阐述了东方市蝗区的分布,总结了2012~2018年蝗虫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东亚飞蝗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亚飞蝗的综合防控体系,包括成立防蝗指挥部,加强监测预警,开展技术培训,分类指导防治,为海南东亚飞蝗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2019年09期 v.39;No.265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镇静的催眠作用

    刘威良;黄艾祥;

    研究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天麻素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艾司唑仑片组及空白组。采用光电计数法检测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利用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观察并记录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催眠的作用,同时利用一些致惊厥药物,如戊四唑、印防己毒素及士的宁考察了天麻素注射液抗惊厥作用。与空白组比较,不同剂量组的天麻素注射液、艾司唑仑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p<0.05或p<0.01或p<0.001);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睡眠个数(p<0.05或p<0.01);显著缩短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0.05或p<0.01或p<0.001);表现出一定的抗惊厥作用,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p<0.05或p<0.01)。天麻素注射液具有很好的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

    2019年09期 v.39;No.265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七洲列岛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吴瑞;陈丹丹;林国尧;

    于2012年6月对七洲列岛近岸海域进行现场监测,以评价该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七洲列岛海域水质进行评价。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优势度指数(Y)等进行环境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七洲列岛海域海洋环境良好,海水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石油类(Oil)含量较低,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单因子评价指数均小于1,未出现超标现象。七洲列岛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门45属113种。其中,硅藻门32属71种,甲藻门11属39种,蓝藻门1属2种,约占种类数的1.8%;金藻门1属1种。主要优势种为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金色角毛藻(Chaetoceros aurivillii)、距端根管藻(Rhizosolenia calcaravis)、翼根管藻纤细变种(Rhizosolenia alata f. gracillima)、梭角藻原变种(Ceratium fusus var. fusus),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39.98~6.11)×104cells/L,平均为19.98×104cells/L。多样性指数较大、均匀度指数较高。H′范围在1.49~4.43,平均值3.02,大于3,J′范围在0.28~0.78,平均值0.57,大于0.5。七洲列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较好,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2019年09期 v.39;No.265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酸碱度对秀珍菇新品种福秀163菌丝体形态及锁状个数的影响

    黄敏敏;刘洋;颜振兰;张闽春;李巍;姚清华;罗钦;

    采用不同酸碱度的培养基培养实验和应用日本电子JSM-6380LV扫描电镜观察拍照后用DPS软件进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酸碱度对福秀163菌丝体干重、大小、锁状个数和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4处理的福秀163菌丝干重分别比A1、A2、A3和A5处理的福秀163菌丝干重增加了6.60%、4.31%、2.42%和10.78%,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A4处理的福秀163菌丝最大直径比A1和A5处理的福秀163菌丝分别增加了31.25%和35.4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A4处理的福秀163菌丝锁状个数最多,分别比A1、A2、A3和A5处理的福秀163锁状个数多了200.00%、125.00%、60.71%和400.00%,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电镜观察显示,不同酸碱度下福秀163菌丝体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甚至菌丝和锁状形态严重改变;有的菌丝体扁、大小不均且表面纹饰模糊,有的菌丝锁状大小均匀,有的菌丝干瘪或无纹饰。pH对福秀163菌丝体大小、锁状个数和表面结构有一定的影响。A4处理福秀163菌丝大小和锁状个数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不同pH福秀163菌丝体表面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2019年09期 v.39;No.265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6个澳洲坚果品种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王文林;陈海生;郑树芳;谭秋锦;覃振师;黄锡云;汤秀华;

    澳洲坚果产量形成与品种光合特性密切相关。为了阐明澳洲坚果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筛选产量相关因子辅助坚果品种选育。采用6个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澳洲坚果品种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澳洲品种OC光合效率最高,夏威夷品种695光合效率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阻止值SLR、可变荧光Fv、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总叶绿素含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12、0.896、0.878、0.925、0.958和0.997。叶绿素a含量与胞间CO2浓度Ci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7。总之,澳洲坚果品种OC光合效率最高,澳洲坚果光合特性分析有助于筛选高产品种,叶绿素a含量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可作为澳洲坚果产量评价指标。

    2019年09期 v.39;No.265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园艺与园林

  • 纪念性公园中景观元素表达及设计

    吴育强;王泽文;范武波;

    纪念性公园作为纪念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怀念功能,兼有公园的参与和游憩功能。以纪念为主题的纪念性公园的快速建立,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凸显鲜明的纪念主题,在景观元素上更是别具一格,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目前,我国针对纪念性公园的研究多停留在围绕纪念性建筑及纪念性景观上,而在纪念性公园景观元素表达方面的总结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主要阐述纪念性公园的景观元素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总结各类景观元素在纪念性公园中的表达要点及其设计方法。

    2019年09期 v.39;No.265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海口凤翔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调查与研究

    颜金珊;贺晓娟;万智焱;梁怡欣;

    "湿地公园"的提出使得湿地的生态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然而关于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研究甚少。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以"以人为本"、"自然性"和"交互性"3个设计原则对海口市的凤翔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凤翔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营造的优点,人与地方文脉互动性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互动效果的结论,针对凤翔湿地公园的互动性设计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为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2019年09期 v.39;No.265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休闲观光果园设计

    邓旭;陈妹;杜丽清;

    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衍生的新兴产业,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休闲农业产业园中近年来最常采用的展示方式——休闲观光果园为研究对象,以笔者设计的"中大绿谷现代农业庄园"为实例,初步研究这一以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做大做强乡村果园游产业,丰富乡村果园游业态和产品,打造乡村果园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果园特色的养生基地为目标的休闲农业产业园的设计要点、分区和理念。

    2019年09期 v.39;No.265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信息

  • 气候变暖下百色芒果气象灾害演变特征及适应对策

    韦金海;陆英;卢小丹;姚学民;张勇;何宏;匡昭敏;

    通过对1961~2017年百色芒果主产区气象要素资料、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芒果生物学特性及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分析影响百色芒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7年百色芒果冬季冻害、春季(花期)寒害、大风等灾害呈减轻趋势,干旱、冰雹、雨热同季、高温高湿等变化趋势不明显,花期高温热害呈加重趋势。为此提出适应对策,以达到趋利避害、提质增效的目的。

    2019年09期 v.39;No.265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海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

    何翠翠;张文;魏志远;尹昌斌;张树清;

    海藻产业曾经为海南省的经济增长作出过突出贡献,然而近些年海藻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亟需对海南省海藻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本文依据《海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对海南省海藻产业产量构成、养殖面积与区域及产业结构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2007年海南省海藻产品总产量为34 206 t,至2017年海藻产品下降到23 755 t,10年期间下降了30.55%,下降趋势明显;海南省各地区市县对藻类产品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琼海市、昌江县、文昌市,贡献比重分别为33.91%、19.79%、16.93%、12.08%、10.21%、4.37%,其它地区贡献不足2.69%。近些年,海南省藻类产品产量结构变化较大:2005年海南省藻类产品呈现出以江蓠为主,麒麟菜为辅,江蓠和麒麟菜对海南省当年藻类产品的贡献率达到了99.22%,其它藻类产量极少。至2016年,海南省藻类产品结构形成以江蓠为主(贡献率约为50%),麒麟菜为辅(贡献率约为13.11%),马尾藻、裙带菜等多种藻类共存的现状。通过海南省海藻产品现状分析,基于SWOT矩阵分析提出藻类产业战略方案,挖掘优势增长型战略方案克服劣势扭转型战略方案,为海南省海藻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2019年09期 v.39;No.265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肉制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研究

    成志平;

    针对目前肉制品安全质量频发事故的现状,结合当前的智能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肉制品安全追溯系统,在对RFID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对此完成了该系统的设计,按照肉制品生产和销售的流程,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对该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搭建及设计。在对肉制品进行数据采集软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了B/S模式对后台软件进行搭建,并设计了相对应的系统设计功能,最后运用到Java编程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实现了肉制品追溯信息查询、企业生产管理及质量安全监督功能。经测试,该系统能实现肉制品安全追溯的基本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2019年09期 v.39;No.265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径分析

    张沛源;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在当下社会中扮演着促进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的角色。对于中国农业发展来说,将"互联网+"的概念植入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农业产业发展的物质、资金和信息系统工作效率,能够切实建设健康、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本研究从"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的角度入手,针对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2019年09期 v.39;No.265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三产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创新模式发展

    曾安逸;张海东;张慧坚;李晓娜;谢龙莲;李一萍;曾筱芬;

    以产业融合视域下的海南共享农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海南共享农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和带动乡村振兴。

    2019年09期 v.39;No.265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海南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琼海文敬村为例

    何利华;王守富;

    秸杆资源化利用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基于海南382户有效调查数据,对农村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秸杆资源化利用产业、秸杆回收补贴、秸秆利用技术培训或指导、政府查处秸秆焚烧力度等因素与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人均纯收入、耕地面积、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与秸杆资源化利用呈负相关关系。为此,提出以"疏、导、堵"为原则,加强秸杆资源化利用宣传,加大督查与惩罚力度,并构建长效机制建设,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方法,以期推动海南秸杆资源化利用效率。

    2019年09期 v.39;No.265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